1856年,德国一位著名的医生Rudolf Virchow教授首次提出了“血栓形成”的概念,提出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为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和血液成分异常,命名了三个血栓领域名词:“血栓”、“栓塞”、“纤维蛋白原”。至今一百六十余年,Virchow教授提出的理论仍然被学术界认可,并一直指导着血栓疾病的医学实践。
2014年,为了纪念Virchow教授在血栓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宣布将Virchow教授的生日10月13日作为“世界血栓日”,同时也希望通过世界血栓日能够提高公众对血栓疾病的认知以及关注,促进血栓性疾病的规范诊治,2020年已经是第7个“世界血栓日”了。
每16秒就有一人发生VTE
静脉血栓栓塞(VTE)作为主要血栓性疾病,是人们公认的“天敌”,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全身各处静脉都可发生,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天津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栗力教授在采访中告诉健康界,VTE具有发病隐匿,致死性高等特点,每16秒就有一人发生VTE,应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当前VTE的发病率很高,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VTE导致的肺栓塞是猝死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VTE竟“偏爱”IT人群
老年人血液粘稠度高,常常被认为是VTE的高发人群,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等疾病的高危人群。
“VTE疾病确实与年龄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年龄越高的人群患病率越高,但VTE最关键的危险因素还是久坐或久站,经常性的缺乏运动。”栗力表示,IT行业的从业人员较其他行业人群发生VTE的风险更高,已成为VTE的高危人群。
究其原因,正常人的体内每天都在产生着微血栓,就如同正常人的体内同样存在癌细胞,但这些都在机体免疫系统可清除、可控制的范围内。“IT从业人员经常性十几个小时地坐在电脑前不动,不吃饭不喝水,极易诱发VTE,甚至导致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栗力提醒不仅仅是IT从业人员,经常久坐久站的人群也应当注重改变工作形式,适当动静结合,有意识地避免久坐久站。“VTE虽然很容易发生,但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鉴别诊断方法,因此一定要注意VTE的预防与治疗。”栗力强调。
防治结合可远离VTE
中日友好医院门急诊科护士长王薇指出,VTE的防治包括防、诊、治,其中预防是最重要的。
“血栓会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大脑、心脏、腿部都会产生血栓。患者住院后,由于需要卧床、有创操作、高龄、家族遗传等各方面原因,血栓栓塞的风险会加大。”王薇表示,对于一些住院的高危患者应当加强VTE预防,患者风险因素评估就是预防举措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需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患者在入院后可能会因为病情的变化发生VTE风险的改变。
Padua评估量表
此外,王薇强调了护士在住院患者VTE预防中的作用。通过日常地对患者的病情检测及评估,可以对患者病情做出大致判断,及时发现患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一些预防措施。
“对于低危患者,可以进行适度的运动预防VTE;如果患者风险较高,可穿戴加压弹力袜预防静脉曲张或加压泵;对于风险更高,需要治疗的患者可以启动溶栓抗凝治疗、介入手术等方法。”王薇补充道,术后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血压、血氧等全身体征的改变,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措施、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
现阶段我国患者平均住院日越来越短,患者出院后的康复变得更加重要。在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过程中,也不能松懈对VTE的防治。“患者出院时我们会进行足够的健康宣教,比如对VTE防治的用药指南等。出院后,也会定期电话随访患者,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恢复状况,对患者进行正确全面的健康指导,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王薇说道。
不要让防治停留在口头
尽管对患者VTE防治的宣传教育做得很到位,如果患者不能够遵守这些预防规范,VTE仍然难以做到较好的预防。王薇指出,许多患者的依从性很差,对于穿戴弹力袜等措施表现抗拒,经常不配合护士的护理及宣传教育。
“VTE防治的重点主要是风险评估、出血评估以及VTE的普及率。”栗力表示,VTE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疾病,需要加强提高对各个科室医护人员的普及度,如此才能够更快更专业地对患者进行VTE防治的宣教、指导。
当然患者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患者也提高了对VTE的重视,才能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降低VTE的发生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