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激素调节 抗利尿激素 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问题

2020-10-13知识26

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问题 吸收的水进入血液,使血浆的渗透压不再升高。抗利尿激素 顾名思义就是保尿 水分不足时抑制散失 口渴时就需要保水 于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因果关系不对 抗利尿激素(又称。

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问题 吸收的水进入血液,使血浆的渗透压不再升高。

你好,我妈妈今年55岁,她只要一感冒咳嗽,尿液就会控制不住溢出来,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我想请问这是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吗,抗利尿激素受什么调节?

抗利尿激素是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们的习题集上有这样两道题。1.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视上核分泌抗利尿激素,属于神经体液调节。(错)(老师说仅为神经调节,是神经反射)2。.

简述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调节生理学 1、抗利尿激素的调节:ADH的调节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兴奋位于视上核或第三脑室附近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53939的渗透压感受器致使ADH释放,血浆渗透压低则抑制ADH释放。血容量:血容量低可兴奋位于左心房及大静脉内的容量感受器致使ADH释放;血容扩张时抑制其释放。体循环动脉压:血压低可兴奋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使ADH释放。精神刺激、创伤等应激状态均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兴奋ADH释放。激素: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及胰岛素缺少时血浆ADH升高。2、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抗利尿:ADH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成为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变成cAMP,在cAMP的作用下激活蛋白激酶,使膜蛋白磷酸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沿着渗透梯度被动地重吸收。升血压:ADH使血管和内脏平滑肌收缩,产生加压作用。合成的ADH可用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兴奋ACTH释放:ADH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样促进ACTH的释放作用,可能系直接作用于垂体前叶而刺激ACTH释放,但并非CRF。在动物中有增强记忆的作用。在实验大鼠中有促进糖原分解,抑制脂肪酸合成作用。3、醛固酮体内分泌机理原。

抗利尿激素是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们的习题集上有这样两道题。1.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视上核分泌抗利尿激素,属于神经体液调节。(错)(老师说仅为神经调节,是神经反射)2.渗透性利尿属于体液调节(错)。(老师说着既不是神经调节也不是体液调节也不是自身调节,是有渗透压引起的利尿)所以我觉得如果一定要归为什么调节方式的话,就只能选神经调节。否则就什么调节都不是。而且谁跟你说的激素都是体液调节了?比如:寒冷时甲状腺激素的增加是神经体液调节。食物刺激口腔黏膜引起的胃酸分泌是神经体液调节。怎么能一说激素就是体液调节呢?这么片面,一听就不对。还有你问的问题也不对,因为任何调节都是一个过程,不能把某种激素单独拿出来说是什么调节,不放在一个调节的过程中就不能判断是什么调节。

为什么抗利尿激素不属于反馈调节?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不属于反馈调节。此处的分泌应为下丘脑分泌,而不是指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分泌后贮存在垂体内,不存在含量多反馈抑制。

简述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属于 神经垂体激素,又叫血管升压素,它有两种受体 V1,V2.V1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通过受体-G蛋白-第二信使 途径发挥作用,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V2在肾脏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生理剂量 可以促进 肾脏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发挥抗利尿作用.调节最重要的因素是 体液渗透压 和 血容量,内容有点多.就不一一具体阐述了,都莫给分的,不厚道

抗利尿激素与体温调节 这个现象在生理学上叫做负反馈,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抗利尿激素释放激素(控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过程的一种激素)的减少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顾名思义,是保水的,就是减少。

#负反馈调节#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