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顺口溜里的岩博村之变

2020-10-13新闻9

顺口溜里的岩博村之变

工人在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作业(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摄

新华社贵阳10月13日电(记者郑明鸿、潘德鑫、吴思)村子被大山环绕,蓝瓦白墙的民居点缀山间、错落有致,水泥路在村寨中蜿蜒……这是记者在贵州省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看到的场景。但若将时光回溯到2001年以前,则是另一番景象。

今年36岁的肖若是土生土长的岩博村人,他对儿时村里的脏乱差印象深刻。“门前有棵桃树,但小时候很少能吃到树上的桃子。”肖若说,因个子矮、够不着,他只能用竹竿将桃子打落,但桃树底下是个“猪粪塘”,打落的桃子往往也不能吃。

彼时的岩博村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村集体资产为零的空壳村。“家家住的茅草房,出门就是‘猪粪塘’。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这段在当地流传的顺口溜,是岩博村曾经的真实写照。

2001年,余留芬当选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带领村民走出贫困,她尝试发展产业。2002年,余留芬筹款23万元,将村里承包出去的1480亩林场“赎”了回来,通过间伐林木卖给周围的煤矿,岩博村不仅还清了借款,还盈利8万元。

2004年,余留芬成立了岩博村小锅酒厂。她告诉记者,岩博村小锅酒制造工艺有600余年历史,当地家家户户都会烤酒,发展制酒产业能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顺应市场需求,小锅酒厂逐步扩建升级为年产量5000吨的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村民不仅可以通过资金、土地入股,还能在酒厂上班,收入稳定,年底还有分红。“岩博村村民分红最少的也有5000元。”余留芬说。

今年52岁的肖大树曾靠在家中酿酒为生,岩博酒业成立后,她拿出10多万元积蓄入股。“2018年,我开始到酒厂上班,每个月工资3000元左右。”肖大树说,除工资外,她还领到了12000元分红。

“刚建厂时,找大学生如大海捞针。2017年,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不到10个,现在有200多人。”余留芬深知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早在2017年,岩博酒业就制定了大学生回乡就业的待遇政策,同时也吸纳在外务工的岩博村人回乡就业,夯实村集体企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肖若曾在浙江和广东等地务工多年,在父亲和余留芬的劝说下,他回乡加入岩博酒业。肖若说,加入岩博酒业后,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找回了信心,“就想在这里踏踏实实地做”。

2016年,肖若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一家人也搬进了一栋三层小洋楼。“看不到‘猪粪塘’了,房前屋后种了花草,村里的路也都硬化了,晚上还有路灯照明。”肖若说,村里有一个大广场,每天晚上都会有村民去跳广场舞、散步。

如今,岩博村集体资产已过亿元,曾经的那段顺口溜也有了新版本:“农家舍蓝瓦白墙,小轿车穿梭繁忙,清风里阵阵酒香,党旗下齐奔小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

#就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