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世纪修女,真的那么“清心寡欲”吗?

2020-10-13新闻17

欧洲中世纪,女修道院是非常有特色的存在。

中世纪修女,真的那么“清心寡欲”吗?

(影视剧中的修女)

和一般人理解的不同,女修道院并不仅仅是修炼和传教布道的地方。修道院拥有附近的田产,将其租赁给农民耕种;修道院会把雇农缴纳的实物地租送到市场上买卖,和商人有接触;很多当地权贵会资助修道院,同时也会把修道院当成临时住所了;修道院还有专门的医院,救死扶伤……

所以,修女们并非与外界完全隔离,她们有很多机会与外部世界接触。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世纪修女的日常生活。

中世纪修女,真的那么“清心寡欲”吗?

(修道院生活)

总体来说,中世纪修道院是越来越世俗化的。比如,修女们并非都是自愿来的。

当时的欧洲很多地区,女性同样具有继承权。当父母意识到无法为所有孩子安排门当户对的婚姻,就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送到修道院去。虽然进入修道院也必须带着一定的财产,但肯定比嫁妆要少很多。

所以,很多十岁左右的女孩,在依然喜欢活蹦乱跳的年龄,就被送进女修道院。在这里,她们必须跟着年长的修女,过着规规矩矩的生活。从凌晨两点一直到睡觉前,每天要有8次祷告。

其他时间主要是学习文字和礼仪,每天还要在花园里干活,偶尔学习一些手工活……总之,修道院的生活相对枯燥,但是每天都安排的满满的。

中世纪修女,真的那么“清心寡欲”吗?

(中世纪修道院生活)

可以想象,这些十多岁就被送到女修道院的孩子们,不可能每天乖乖的“修身养性”,正是最爱闹腾的阶段,各种麻烦事自然少不了。《中世纪人》中有一段内容,告诉我们英格兰的女修道院定期会迎来主教派来的代表,检查修道院是否正常运作。

这位代表会一个个的和修女们交谈,让她们报告修道院的各类事务。书中有这样的描述:“修女们总是抱怨连连……哪个修女打了她的耳朵,哪个又过度沉迷于取悦朋友,哪个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私自外出,又或者哪个修女和一个吹长笛的流浪人私奔……”

你可以想象到的各种大小矛盾,尤其是打破禁忌的一些行为,似乎在女修道院经常发生。在最动荡不安和放纵的时期,修士们甚至为所欲为、寻欢作乐,醉心于世俗的享受。

这种情形总会引起人们的不满,教会时不时就要出面改革一下。

中世纪修女,真的那么“清心寡欲”吗?

(修女和贵族在一起)

比如1300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发布诏令:除非特殊情况,修女永远不允许踏出修道院大门半步,世俗世界的人若未经特别允许和正当理由,决不允许进入修道院探望她们。

万万没想到,英国林肯区的主教把这份诏令的副本送到一个女修道院,下令所有人都必须遵守——修女们竟然追到城门口,把诏令扔到了主教的头上,尖叫着说她们永远都不会遵守。

修女们竟然如此疯狂?太不可思议了。

实际上,这事儿也很好理解。中世纪的女修道院是需要“经营”的,自负盈亏。修女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其他项目支出,都需要钱。

女修道院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雇农上交的地租。如果上缴的是实物地租,比如粮食或者家禽家畜,修道院还要想办法卖出去才行。

另一个经济来源,就是当地贵族的捐赠或者住宿费用,很多贵妇都会把修道院当成“度假地点”,带着一群侍女和宠物狗,住上个十天半个月——可以想象,这些修女经常和世俗贵妇接触,耳濡目染一定学到了不少东西。

女修道院的各种问题,让主教们大为头疼,但是又无能为力。所以,中世纪末期的女修道院名声非常差,欧洲很多地区都有关于修女的奇闻轶事。

当然,并非所有的修女都这么折腾,但向往爱情是人之本性。

中世纪修女,真的那么“清心寡欲”吗?

(阿贝拉尔与海萝丽丝)

真正“看破红尘”的修女并不多,有一些能克制住自己感情,不轻易流露出来。还有一些,则会通过书信的方式,大胆的表达出来。

话说,在网络甚至电话还不太普及的时代,你有没有交过“笔友”?通过写信的方式互相交流,虽然效率不高,但也充满了等待的乐趣。中世纪修道院中的修女,自然也会通过写“情书”与倾心的人交流。

比如著名的阿贝拉尔和海萝丽丝,就是中世纪的一对传奇情侣。阿贝拉尔是一位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宗教学者,他出生于1079年,30岁左右就创办乐三所学校。1114年他在巴黎成为了圣母院教学堂学校校长,教授辩证法和神学。

1117年,另一位名叫富尔贝尔的教士,请阿贝拉尔担任自己17岁侄女海萝丽丝的家庭教师。没想到,这一对年龄差距很大的男女,竟然互生爱意,悄悄在一起了。后来,海萝丽丝还生下了一个孩子——但是,海萝丽丝家族认为阿贝拉尔欺骗了这个单纯的小女孩,于是设计给阿贝拉尔实施了“宫刑”。

这对相爱的男女无奈,只能分别去了修道院生活。在此期间,两人留下了很多“情书”,直到现在依然被学者们津津乐道。

另一个著名的例子,主人公是圣阿格尼女修道院的院长狄安娜。

中世纪修女,真的那么“清心寡欲”吗?

(阿贝拉尔与海萝丽丝死后合葬在一起)

狄安娜出生于贵族家庭,据说她从小就向往修道院的生活,因此和父母发生了多次冲突。1222年11月她第二次逃离家庭,之后遇到了著名修士约尔丹。在约尔丹的带领下,狄安娜终于进入了刚刚修建的一所女修道院。

狄安娜此后就和约尔丹互相爱慕,产生了爱情。但是,宗教原因让他们不能生活在一起,于是双方只能以书信交流。约尔丹忙于主持教会生活,却依然花费大量时间给狄安娜写信,两人留下了大量的“情书”。

在他们流传下来的书信中,不乏这样的表达:“最亲爱的,因为我不能经常——像你与我都希望的那样——与你会面,向你倾诉衷肠,所以,每当我提笔给你写信……我便能够减轻几分内心对你的深切思念。”

我们可以说这是女修道院中的“人性之光”,但更为贴切的表达应该是:不管修道院如何禁锢,中世纪的修女们依然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