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出师表的真谛

2020-10-13新闻12

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曾经说过:“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他对诸葛亮的评价。

出师表的真谛

自古以来,怀才不遇的人比比皆是,一代诗祖屈原抱恨终身,最后跳了汨罗江,报国无门被迫寄情山水的诗仙李白,一代帝师王安石变法失败……

他们都曾放眼天下,胸怀大志,也都曾想在历史舞台上一展自己的人生抱负,然而人才常有,伯乐却不常在,也因如此,我们必须承认诸葛亮是幸运的。

他虽然生逢乱世,幼年成长坎坷,但是隐居求志的他最终还是等来了一代贤主刘备的三顾茅庐,并且给予了他绝对的权力和信任。

因为这份赏识,才让诸葛亮在三国这个群雄逐鹿的舞台之上一展人生抱负,并且青史留名,当然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让人对诸葛亮倍加推崇的并不全是他的经天纬地之才,而是他的知恩图报之义。

诸葛亮的一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而来二十有一年矣。”将他想报答先主刘备的礼遇之恩而不离不弃的事实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世人。

出师表的真谛

每次读来都让人感触颇深,泪眼婆娑。在一篇寥寥数语,只有数百字的《出师表》中诸葛亮曾经十多次的提到先帝刘备。

开篇“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开门见山的表达出了先帝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直接表明了自己想要把对先帝的忠心报答给刘婵身上的想法。

紧接着又写到“以光先帝贤德”从这个出发点展开详尽的叙述,从宫中之事说到营中之事,并且非常详细地举例说出了他出师之后宫内和宫外可用的人。

毫不夸张的讲,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多么像操心的老父亲在临行之时对涉世未深的孩子的殷殷叮嘱,这样虽然看起来有些越俎代庖,有僭越之嫌。

但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结尾处的一句:“此臣所以报陛下,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更是将自己立志效忠蜀汉和后主刘禅的忠心表露无疑。

出师表的真谛

也将出师表中忠贞不渝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内心深处都产生了一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情感震撼。

一生都在想匡扶汉室的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惨败之后,在白帝城一病不起,自己知道时日无多,不远千里从成都召来诸葛亮,再将自己扶不起来的儿子托付给诸葛亮的同时,也将自己为完成的事业托付给了他。

之后才安心的离开了人世,自从被托孤以来,诸葛亮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这几句话是诸葛亮在接受了刘备给自己的托付之后的真实写照。

在刘备走后的数年里,诸葛亮外面和吴国结好,内修政事,促进经济,发展生产,只是为了恢复刘备为了关羽和东吴一战所伤的元气。

出师表的真谛

并且从公元225年开始领军南征,平定南蛮,安定蜀国后方。与此同时,他始终都没有忘记,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上表刘婵,决定北上伐魏。

我们现在读到的《出师表》就是这个时候上表刘婵的表文,从公元228年春天开始,诸葛亮历时7年,先后5次进行北伐,但是都无功而返,更为让我们感伤的是在第五次北伐的时候,54岁的诸葛亮最终因为积劳成疾,在五丈原病故。

结束了他充满传奇而又充满智慧的一生,人如其表,表述其人,虽然诸葛亮最终没有完成刘备对他的重托,但是他忠贞不渝,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与他的责任担当始终照耀古今。

出师表的真谛

是历朝历代人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而这就是诸葛亮能够名垂千古的原因所在吧!诸葛亮的人格魅力确实非比寻常,值得我们后人敬仰!

#诗词歌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