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osi参考模型为什么采用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网络模型接入层

2020-07-21知识8

网络分层设计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请问这三层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1、接入层接入层利用光2113纤、双绞线、同5261轴电缆、无线4102接入技术等传输介质,实现与1653用户连接,并进行业务和带宽的分配。接入层目的是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因此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高端口密度特性。2、汇聚层汇聚层为接入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如地址合并,协议过滤,路由服务,认证管理等。通过网段划分(如VLAN)与网络隔离,可以防止某些网段的问题蔓延和影响到核心层。汇聚层同时也可以提供接入层虚拟网之间的互连,控制和限制接入层对核心层的访问,保证核心层的安全和稳定。3、核心层核心层的功能主要是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骨干层设计任务的重点通常是冗余能力、可靠性和高速的传输。核心层一直被认为是所有流量的最终承受者和汇聚者,所以对核心层的设计以及网络设备的要求十分严格。核心层设备将占投资的主要部分。核心层需要考虑冗余设计。核心层可以使网络的拓展性更强。扩展资料三层网络结构基于性能瓶颈和网络利用率等等的原因,资深的网络设计师都在探索新的数据中心的拓扑结构。三层网络结构数据中心网络传输模式是不断地改变的。大多数网络都是纵向(north-south)的传输模式-主机与网络中的其它非相同网段的主机通信都。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什么 TCP/IP参考模型的2113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5261理层。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以4102TCP/IP为核心。基于TCP/IP的参考模型1653将协议分成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网络访问层、网际互联层、传输层(主机到主机)、和应用层。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对应关系:1.应用层: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高层。2.传输层: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3.网际互联层:网际互联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4.网络接入层(主机-网络层):网络接入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扩展资料:1、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共同点:(1)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2)都能够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通信服务机制。2、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不同点:(1)OSI采用的七层模型,而TCP/IP是四层结构。(2)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定义,只是一些概念性的描述。而OSI参考模型不仅分了两层,而且每一层的功能都很详尽,甚至在数据链路层又分出一个介质访问子层,专门解决局域网的共享介质问题。(3)OSI模型是在协议开发前设计的,具有通用性。TCP。3层分层网络设计模型中各层的功能是什么? 网络的3层分别为核心知层、汇聚层、接入层核心层是是所有流量的汇聚点和处理点,它实现数据包的高速交换。道汇聚回层的主要功能是汇聚网络流量,屏蔽接入层变化对核心层的影响。(汇聚层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接入层为最终用户提供访问网答络的能力。在分层网络设计中,接入层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网络协议中一共有7个层: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低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对于每一层,至少制定两项标准: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前者给出了该层所提供的服务的准确定义,后者详细描述了该协议的动作和各种有关规程,以保证服务的提供。分别列举网络设计三层模型中三个层次的设计要点 核心层、骨干层、接入层核心层一般放置核心设备,通常是高端设备,用来网络中的数据骨干层是整个拓扑的骨干,上联核心、下接接入,传输数据接入层是整个网络的最底层,接入这个网络的设备都在这层接入在分层网络设计中,接入层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网络协议中一共有7个层: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请问高手:在网络搭建时,为什么会用到所谓的核心层交换机和汇聚层交换机,区别是什么,各自所起的作用是 三层网络结构:三层网络结构是采用层次化架构的三层网络。三层网络架构采用层次化模型设计,即将复杂的网络设计分成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着重于某些特定的功能,这样就能够使一个复杂的大问题变成许多简单的小问题。三层网络架构设计的网络有三个层次:核心层(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汇聚层(提供基于策略的连接)、接入层(将工作站接入网络)。核心层:核心层是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对整个网络的连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层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性:可靠性、高效性、冗余性、容错性、可管理性、适应性、低延时性等。在核心层中,应该采用高带宽的千兆以上交换机。因为核心层是网络的枢纽中心,重要性突出。核心层设备采用双机冗余热备份是非常必要的,也可以使用负载均衡功能,来改善网络性能。网络的控制功能最好尽量少在骨干层上实施。核心层一直被认为是所有流量的最终承受者和汇聚者,所以对核心层的设计以及网络设备的要求十分严格。核心层设备将占投资的主要部分。汇聚层:汇聚层是网络接入层和核心层的“中介”,就是在工作站接入核心层前先做汇聚,以减轻核心层设备的负荷。汇聚层必须能够处理来自接入层设备的所有通信量,并提供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简要说明TCP/IP参考模型五个层次的名称,各层的传输格式和使用的设备是什么 TCP/IP参考模型是ARPANET及其后继的因特网使用的参考模型。其将协议分为:网络接入层、网际互连层、传输层以及应用层。1.应用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上层,为用户提供所需的。

#网络模型#tcp协议#层次模型#tcp#传输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