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期间的“格聂之眼”。 王雪 摄
“顺着路边停车,不要碾压草坪。”“请把垃圾都带走。”在横断山脉腹地的甘孜州理塘县,海拔6204米的格聂峰下,一处名为“格聂之眼”的自然景观,在这个国庆大假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带着红袖套的当地干部也在此“千叮咛万嘱咐”。
不厌其烦的“唠叨”,正是为了守护雪山下的一片绿色与祥和。
去年“五一”,一则新闻让藏在深闺、尚未开发的格聂上了热搜。大假期间,一户外自驾车队开车至“格聂之眼”时,故意驱车环绕并反复碾压天然草坪,视频传至社交网络后,引发网民严厉声讨。
格聂地区是集雪山冰川、河流湖泊、草原森林、湿地温泉等地质地貌和诸多文化遗存为一体的综合景观区。
其实,在这次打圈碾压事件发生前,针对零星的游客车辆驶入草甸现象,格聂镇政府已经设立了标识、挖掘了壕沟,但仍未能阻挡个别越野车爱好者千方百计“越沟”冲击草甸,让美丽的“格聂之眼”被戴上了“黑眼圈”。
格聂镇人大主席团主席伍永健,十多年前从县畜牧局草原监理站主动选择到格聂工作,对这片净土充满感情,“看了视频,感到自己的心在被蹂躏!这件事里,被碾压的还有一些人的素质。”
事件发生后,理塘县林业和草原局、格聂神山景区建设管理筹备组、喇嘛垭乡党委政府(现格聂镇)3方迅疾开展植被恢复。
工作人员首先在“格聂之眼”附近路旁架设围栏,新增警示牌,还邀请专业治理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县林草局局长余华平说,针对恢复区域3亩草地,实施了草地浅耙后播撒多年生草种,并安排一周一次浇水。
在草地修复过程中,当地原住民也积极参与其中。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20多位藏族村民自发从村里背来肥料和水。党员泽邓珠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位。在村口,泽邓珠把有机肥和牛羊粪合理搭配混合后,装入编织袋,用摩托车送到“格聂之眼”,只为家园早日恢复美丽容颜。
经过一年多的治理,记者看到,“格聂之眼”景观基本恢复。
为什么恢复进度超出了预期?伍永健认为,一方面党委政府利用好了5月后高原牧草的生长关键期及时开展科学治理,另一方面是人类的影响被控制了。
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去年很多游客深受事件触动,在游览中尽量避免踩踏车辙上正在萌发的植被;村民们也约定在“格聂之眼”最多同时提供4匹马为游客服务,减少对草地的践踏,在增收和保护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格聂之眼’只是格聂地区七峰八沟中的一处小景观,在几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还有很多点位需要有人盯守。”正在村里喷涂森林防火标识的格聂镇党委书记泽仁邓珠告诉记者。
面积大、美景多,特别是脱贫攻坚后村道蜿蜒延伸,交通更加便利,加之尚未收取门票,越来越多的自驾和徒步爱好者慕名而来,随处露营、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也多了起来。
为应对疫情后首个大长假,守护好绿水青山,在8天假期中,格聂镇政府的30多名干部职工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在选择“舍小家顾大家”,分赴点位开展劝导和服务。采访中,多位值守的干部表示,今天的辛苦付出,就是要真正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四川日报记者钟振宇 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