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道德经》:摒弃世俗成见,方可通达“道”的境界

2020-10-13新闻8

《道德经》:摒弃世俗成见,方可通达“道”的境界

一、

人生最好的智慧,就是没有智巧之心;最高的觉知,就是避开主观意识的自作聪明。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能够站在高于世俗的角度,包容人生的际遇得失,这也是超越世俗的觉悟。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叫: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认识常道的人能够包容一切,无所不包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便能无所不周全,能无不周全,便能符合自然,这便是合于道的智慧,合于道才能长久,终生都会免于祸难。

世间万事福祸相依,从世俗角度看事物的好与坏,与事物本身的客观是背离的,只有站在更广阔的角度去审视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天地自然,并且包容这世间的一切变化和规律。

站在这个角度,才能削减自我成见和缺点,恰当摒弃心机和智巧的地步,便是合于道的境界了。

《道德经》:摒弃世俗成见,方可通达“道”的境界

比如说塞翁失马的主人翁,当他的马丢了之后,别人替他惋惜的时候,他反而说:“这未必是一件坏事。”

而丢失的这匹马引来一群马的时候,别人向他祝贺,他就说:“这未必是好事。”

最后当他的儿子骑马摔断了腿时,别人又替他惋惜,他又说:“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后来征兵作战,他的儿子因为残疾而免于征战。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走到最后都一定是好事,而唯独不好的,就是自我的成见和情绪。

当一些事情出现端倪的时候,自己会以世俗的标准和自己凡俗的肉眼去观察事态,区别好坏,这个时候也就产生了好坏的偏见,而人性本身趋利避害的心思就会过度主导,不合乎自己心意的也会产生逆反心理,负面情绪由此而生。

但是从事情的本质来看,一切都是福祸相依,好和坏归到根本都是“同归于一”的状态,能够接纳这一切,最后或许会有好的结果,而你让自己的情绪过度的掺杂时,反而会让本来并没有太大问题的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也可能会因为一件本来不太糟糕的事情引发大的问题。

《道德经》:摒弃世俗成见,方可通达“道”的境界

二、

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个仗势欺人的人一样,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这完全是坏事吗?其实未必。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当一个人遭受欺负之后,可以通过这件事情反思自己,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比如说因为自身过于软弱、不善交际才导致被别人欺负,这个时候就可以察觉到自身的缺点,通过反思自身不足来改善自己的问题,而之所以出现这件事,也可能是命运想通过这件事情告诉你:“你需要更加强大。”

当你能够通过这件事情让自己更加努力,变得更加强大的时候,再回头看这些事情,难道真的是坏事吗?

越王勾兵败于会稽之后,带着三千兵士栖身于会稽,后来蛰伏数十年,卧薪尝胆,反而有了称霸天下的结果。

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那些看似糟糕的事情时,事情本身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反而自己先被情绪主导了理智,甚至在冲动之下做出让自己悔恨终生的事情。

比如说一旦有人让自己生气时,就和对方大打出手,这样以情绪主导自身的结果,通常会让自己付出代价。

所以去除自己主观的狭隘认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才是调节人生状态的根本。

同样的事情却有不同的影响,能够主导事情好坏祸福的,首先是在于提升自我认知,调节主观情绪。

《道德经》:摒弃世俗成见,方可通达“道”的境界

我们拿这件事情和大家举例子,并不是告诉大家遇到别人欺负自己时一味退让,而是借这件事情让大家明白任何事情都存在着多面性。

只有站在客观冷静的态度处理问题,才能避免由情绪主导自身,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甚至付出巨大代价的错误。《庄子》有一句话叫: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以世俗的学问来修养性情,想恢复人的本性;用世俗的思想来调制欲望,想得到人们明澈的思想,这就是闭塞昏昧的人。

不要让自己的主观情绪左右客观事实,更不要企图以自身的主观智巧左右天道自然的规律。

因为本来平顺的人生,会因为你的智巧而变得更加复杂和痛苦;而本来无所谓的事情,也会因为情绪掺杂变得更加被动。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人生哲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