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数字图像采集处理的采集设备 数字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

2020-07-21知识4

数字图像处理将来有什么用啊?(请该专业人事回答,谢谢) 可以这样说,选择了数字图像处理这个研究方向作为终身的目标,天赋+兴趣+努力,你将拥有了开启未来最前沿,最富活力技术的钥匙。人类获取的信息80%以上来自于视觉,但目前让机器来处理这些信息才刚刚开始呀,同志们要努力!(1)数字图像处理是交叉学科。是未来技术向智能化发展的最富有前景,也最富有挑战的领域。其研究的领域博大精深,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每个领域都可以让你安身立命一辈子,呵呵,我给你举点你熟悉一点的通俗的例子。在你目前就读的电信专业来说,考虑到发送端要传输的东西(视频流)容量实在是太大,而用于传输的通道(带宽)总是不够用,想要把要传输的东西在无损或不丢失太重要信息的情况下弄得更小一点(压缩编码),然后在接收端解码以恢复原来信号的原貌。那么就产生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典型应用:【图像压缩和传输(或者叫着图像通信也可以)】(如:静态图像JPEG压缩标准;动态MPEG标准,电信上类似的标准是H.264,娱乐上的MP4也属于这方面),主要研究内容是研发更有效的图像的编解码算法(现在已经有很多硬件实现的编解码芯片了,具体性能指标和适用的标准不同);而你所熟知的生物识别为数字图像处理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包含。DSA需要对两次采集的图像进行数字图像处理中的() A.图像相加 B.图像相减 C. 参考答案:B关于图像采集系统的问题(图像处理) 这些东西在你用的CCD和图像采集卡或者对厂家提供软件的资料上都应该有啊数字图像采集与处理的图书目录 第1章 图像生成与采集基础1.1 绪言1.2 图像的生成1.2.1 成像的概念1.2.2 理想光学系统和共线成像1.2.3 成像光学系统的分辨极限1.2.4 成像光学系统质量描述1.2.5 感光底片1.3 视觉1.3.1 视觉原理1.3.2 视觉现象1.3.3 视觉模型习题第2章 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2.1 辐射度量与光度量2.1.1 基本辐射度量2.1.2 人眼的光谱光视效率2.1.3 光度量2.2 光束传播中光度量的变化规律2.2.1 点光源的光通量和对微面元的照度2.2.2 朗伯余弦辐射体及其光通量2.2.3 光亮度的传递2.2.4 光学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2.3 颜色的表征和基本色度量2.3.1 颜色视觉2.3.2 颜色匹配和基本色度量2.4 CIE标准色度系统2.4.1 CIEl931标准色度系统2.4.2 CIEl964补充标准色度系统2.5 色差及均匀颜色空间2.5.1 色差的概念2.5.2 1931CIE-XYZ颜色空间的视觉非均匀性2.5.3 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习题第3章 成像系统3.1 典型光学成像系统3.1.1 放大镜3.1.2 望远系统3.1.3 显微系统3.1.4 摄影系统3.1.5 成像物镜3.2 照明系统3.2.1 照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3.2.2 临界照明和柯勒照明3.2.3 LED照明系统3.3 数字成像系统3.3.1 数字照相系统3.3.2 数字显微成像系统3。.如何采用单片机和数字摄像头完成图像采集和处理,包括图像的边缘提取和圆心的计算,有没有代码,谢谢指点 用一般单片机完成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速度跟不上。PC上的同样问题,曾经做过。1.USB采集2.二值化图像3.去除噪声4.计算重心5.根据中心初步求出边缘6.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精确求出圆心和半径以上的内容如果是实时动态跟踪,至少要P4级别的机器。一个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由哪几个模块组成 实时图像处理一直是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突破图像处理速度的设计瓶颈,人们作了大量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单片机和数字信号处理器是主要实现途径.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化进步,高速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FPGA 得以迅速普及,并日益复杂.配合图像主处理器,利用EDA 技术并使用CPLD和FPGA 开发相应的图像处理模块以加快处理速度,提高设计效率,已成为目前一种崭新的解决方案.本文以图像中值滤波器为例探讨其在可编程逻辑器件上的实现方案,功能单元的模块化设计及相对独立性,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和重构能力.1 中值滤波原理 中值滤波是一种非线性平滑法,它对一个滑动窗口内的像素灰度值排序,并用其中值代替窗口中心像素的灰度值.对脉冲干扰及椒盐噪声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在抑制随机噪声的同时能有效保护边缘少受模糊.二维中值滤波的窗口形状有多种,如线状、方形、十字形、圆形、菱形等.不同形状的窗口产生不同的滤波效果.通过研究,不少文献认为十字中值滤波的效果优于方形的中值滤波,而且十字中值滤波也有不同的形式以形成不同的滤波特性,其数据可从方形数据获得.最常使用的十字中值滤波是对五个相邻像素进行排序,以确定中心点的数值.2.1 帧窗口接收。数字图像采集处理的释义 在RGB色彩空间,图像深度与色彩的映射关系主要有真彩色、伪彩色和调配色。(pseudo-color)图像的每个像素值实际上是一个索引值或代码,该代码值作为色彩查找表CLUT(Color Look-Up Table)中某一项的入口地址,根据该地址可查找出包含实际R、G、B的强度值。这种用查找映射的方法产生的色彩称为伪彩色。用这种方式产生的色彩本身是真的,不过它不一定反映原图的色彩。在VGA显示系统中,调色板就相当于色彩查找表。从16色标准VGA调色板的定义可以看出这种伪彩色的工作方式。伪彩色一般用于65K色以下的显示方式中。标准的调色板是在256K色谱中按色调均匀地选取16种或256种色彩。一般应用中,有的图像往往偏向于某一种或几种色调,此时如果采用标准调色板,则色彩失真较多。因此,同一幅图像,采用不同的调色板显示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色彩效果。(direct-color)的获取是通过每个像素点的R、G、B分量分别作为单独的索引值进行变换,经相应的色彩变换表找出各自的基色强度,用变换后的R、G、B强度值产生的色彩。调配色与伪彩色相比,相同之处是都采用查找表,不同之处是前者对R、G、B分量分别进行查找变换,后者是把整个像素当作查找的索引进行查找变换。因此,调配色的效果一般。

#数字图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