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托妮 莫里森《爱》讲的啥 托妮莫里森的《家》没有英文版的吗

2020-07-21知识5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除了《宠儿》一书以外,是否还有别的代表作? 自1970年起,她相继发表了七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孩子》《宠儿》《爵士乐》和《天堂》。这些作品均以美国黑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笔触细腻,人物、语言及故事情节生动,想象力丰富。在这些作品中,莫里森熟练地运用古今各种叙事技巧,矢志不渝地表现黑人种族的命运和历史文化,将哲理与诗情熔于一炉,使作品呈现出神话的恢弘、史诗的气韵。托妮·莫里森的主要作品 莫里森的主要成就在于她的长篇小说。自1970年起,她一共发表了十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1970)《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1977)《秀拉》(Sula,1973)《柏油娃娃》(Tar Baby,1981)《宠儿》(Beloved,1987)《爵士乐》(Jazz,1992)《天堂》(Paradise,1999)《爱》(Love,2003)《恩惠》(A Mercy,2008)《家园》(Home,2012)这些作品均以美国的黑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笔触细腻,人物、语言及故事情节生动逼真,想象力丰富。2012年5月8日,81岁高龄的托尼莫里森又出版了新作《家园》。《家园》则讲述了一个赴朝鲜战场的美国老兵自我救赎的故事。托妮莫里森的《家》没有英文版的吗 家的原版就是英文版的,托妮莫里森是美国黑人女小说家,她的长篇小说肯定是用英文写的。托妮莫里森的作品大多以美国的黑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笔触细腻,人物、语言及故事情节生动逼真,想象力丰富。2012年5月8日,81岁高龄的托尼莫里森又出版了新作,家园。家园则讲述了一个赴朝鲜战场的美国老兵自我救赎的故事。作为第一位黑人诺贝尔文学奖的托妮·莫里森去世,她有哪些传世的作品? 8月5日,黑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去世,享年89岁。对于这位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无论是在文学方面的艺术成就,还是依靠文学完成的政治成就,托妮·莫里森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品有《所罗门之歌》、《宠儿》、《最蓝的眼睛》等,每部作品都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而且在文集《在黑暗中表演:白色性和文学想象》中托妮·莫里森关注那些在美国受到压迫的黑人群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应。托妮·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这样写到过:“怎么不行呢?一个黑人为什么不能成为鸡蛋?只要他愿意,就能当个鸡蛋。她的作品中没有种族歧视,而是激励那些黑人在生活中获得自己的尊严与前进的力量。《最蓝的眼睛》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一本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托妮·莫里森运用一种美丽的寓言刺穿自欺的童话。主人公毕可拉从小就被人们灌输着这样的观念:自己的黑色皮肤是丑陋无比的。在主人公的心中有了这样的想法:只有皮肤是白色,眼睛是蓝色,头发是金色才会是最美丽的。所以小说中的主人公每天都在祈祷,自己也能够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拥有像白人一样的生活。在这本小说中,托妮·莫里森想要告诉人们,想要通过。关于托妮?莫里森的生平介绍有哪些? 托妮?莫里森(1931年—),美国 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如《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 歌》等作品均是描写美国黑人生活的优秀作 品,作品文笔细腻。托妮 莫里森在美国文学的什么时代 小说《宠儿》是托妮·莫里森最震撼人心,最成熟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畅销的作品之一。小说完成于1987年,1988年获美国普利策小说奖。音乐专辑中文名称:宠儿英文名称:Alltimefavourites 资源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奖? 凭本事咯,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莫里森一直活跃在公共生活中,经常接受采访,对政治时事发表评论,也在持续不断地写作。对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研究现状 你好!翻开莫瑞森的书,你可以明晰而触摸到她鲜明的个性和永远的主题:“美国黑人命运的残酷,以及白人的西方文化和黑人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对峙与冲突。这个主题使她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有了很高的起点。战争、种族、国家制度,乃至对整个人类的痛苦的思索都使莫瑞森的文笔格调显得广阔、宏大、无比萧索和神秘。人类用早已选择的一次次丧失理性的狂热的自相残杀,换来了建立在屠杀和战争之上的文明。假如有一天你突然清醒,开始拷问自己和他人的迷途和堕落时,才发现那么多被侮辱被欺凌的集体生命已经无端地消失,那种痛惜与冲动,会不会就是莫瑞森笔下那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冲动呢?《最蓝的眼睛》描写的是一个黑人女孩的悲惨故事。蓝眼睛,是黑人女孩佩科拉最希望拥有的。她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因为父亲的酗酒,父母常常打架、辱骂、作爱,且全然不回避她和她的兄弟。她那双眼睛从小看到的就是丑恶,她希望自己拥有一双最蓝的眼睛,她幻想着:如果有一双最蓝的眼睛,她便可以通过纯洁的蓝色看到最美丽的世界,在最美丽的世界里,没有罪恶,也没有别人对她的歧视。但蓝眼睛却不属于她,父母因贫穷和无知而发生的打斗渐渐变成了家常便饭。佩科拉和她哥哥.你好!翻开莫瑞森的书,你。托妮·莫里森的介绍 美国黑人女小说家。生于俄亥俄州洛雷恩。霍华德大学毕业。20世纪60年代末登上文坛,其作品情感炽热,简短而富有诗意,并以对美国黑人生活的敏锐观察闻名。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1970)、《苏拉》(1974)、《所罗门之歌》(1977)和《黑婴》(1981)等。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The Black Book),记叙了美国黑人300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全书”。1989年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主要成就在于长篇小说方面。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托妮·莫里森#黑人文化#诺贝尔文学奖#最蓝的眼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