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也是我的家”(我在中国当大使)

2020-10-12新闻8

“中国也是我的家”(我在中国当大使)

莫桑比克驻华大使玛丽亚·古斯塔瓦近照

海外网 付勇超摄

莫桑比克岛博物馆藏有中国的丝绸、瓷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有以毛泽东命名的大街……虽远在非洲东南岸,但莫桑比克和中国之间的纽带千丝万缕。玛丽亚·古斯塔瓦2018年出任莫桑比克驻华大使后,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近日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网采访时,她说:“中国是一个与人为善的国家,和莫桑比克一样都爱交朋友。”

“中国人做事非常高效”

玛丽亚·古斯塔瓦大使对中国的喜爱,源自两国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15世纪,郑和船队就曾西行至莫桑比克中部重镇贝拉,将连接亚欧的海上丝绸之路引至东非大陆彼岸;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民积极支持莫桑比克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事业,两国结下了珍贵友谊。

古斯塔瓦常年与中国打交道,中国元素深深嵌入她的日常生活,留下一个又一个值得回味的瞬间。在担任驻华大使前,古斯塔瓦每年都要来中国4次。红墙碧瓦的紫禁城、雄关万里的长城、热情好客的中国人……美好的体验早在初见时就留在她的心里。特别是色香味俱全的中国美食,更令古斯塔瓦大快朵颐。

不同于走马观花的游客式体验,出任驻华大使让古斯塔瓦有了更多“好好欣赏中国文化、走近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机会。喜爱中国功夫的古斯塔瓦去过两次少林寺,看到许多年纪不大的孩子练得一身好武艺。在她看来,中国功夫值得敬佩的不仅是拳脚招式本身,更是练功者的刻苦和自律。这份刻苦和自律,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莫桑比克人都知道中国人做事非常高效,如果中国人说一周要做完一件事,那么他们一定能按计划完成目标,从不拖延。”古斯塔瓦说。

“我们都知道钟南山院士”

正是出于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古斯塔瓦从一开始就对中国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充满信心。

得知中国发生疫情的消息时,古斯塔瓦正在莫桑比克参加总统纽西就职仪式。纵然听闻武汉“封城”的消息,古斯塔瓦也毫不犹豫地“要立刻回到中国”。1月底,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转机飞中国的航班上,古斯塔瓦是唯一的外国人。谈起毅然回中国的决定,古斯塔瓦说:“莫桑比克在华留学生需要我,我的两个孩子在中国,我要和中国朋友共渡难关。中国也是我的家,我必须回来。”

古斯塔瓦成为中国成功战疫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她为10余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中国速度惊叹,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感动。深受触动的古斯塔瓦,积极投入到确保在汉40名莫桑比克留学生安全的防疫工作中去。通过每天打电话疏导学生情绪、建立微信群分享疫情信息、安抚焦虑不安的学生家长等,古斯塔瓦把“我们一定能和武汉一起挺过去”的信心传递出去。看到最后所有莫桑比克在汉留学生平安无恙,古斯塔瓦深感欣慰。

谈起莫桑比克国内的疫情形势,古斯塔瓦说,莫桑比克向中国学习了很多宝贵的抗疫经验,也采取了入境人员隔离14天、扩大检测范围、追踪感染者行动轨迹等措施。“我们非常感激中国毫无保留地同世界分享抗疫经验。”古斯塔瓦说,“我们都知道钟南山院士,中国专家提供的专业建议对莫桑比克战疫十分有益。”

“中国造”大桥成网红景点

古斯塔瓦从中国战疫中读出了“人民”二字。“一些发达国家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在疫情下暴露无遗。当一些穷人连命都保不住时,又何谈人权?但是在中国,所有人都能得到同样的治疗。”古斯塔瓦认为,中国是一个把人民放在首位的国家。

古斯塔瓦表示,中国不仅对内广聚民心,对外也赢得广泛尊重。新中国成立71年来,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也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带给世界的是合作的诚意和谋发展的机遇。这从莫中关系发展中可见一斑,莫中所有合作项目都实实在在帮莫桑比克民众过上好日子。

中国帮助莫桑比克建成了非洲第一大悬索桥。2018年通车的马普托跨海大桥全长3公里、主跨680米,将原来两三个小时的渡海时间缩短到10分钟左右,成为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通往南非边境的重要干线通道。自驾开过马普托跨海大桥后,古斯塔瓦赞不绝口——“落日余晖下,马普托跨海大桥伫立于粼粼波光之上,呈现出一番恢弘气象,现在已经成为莫桑比克人追捧的网红景点。”

中国还帮助莫桑比克推进非洲最大规模水稻项目。位于莫桑比克加扎省首府赛赛市的万宝莫桑农业园,给当地农民带去种植水稻的“致富经”。古斯塔瓦说,在中国帮助下,当地水稻年产量从每公顷2吨提高到最高8吨。更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的帮助是“授人以渔”,将中国水稻种植技术手把手教给莫桑比克农民。

延续拓展莫中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被古斯塔瓦视作重要使命。作为非洲内陆五国的重要出海口和区域性交通走廊,莫桑比克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利用港口增加贸易只是第一步,莫桑比克希望未来在能源、矿业、农业、旅游等各个领域深化对华合作。“与中国合作,对很多莫桑比克人来说,意味着更多工作机会、更好发展机遇。”古斯塔瓦说,她18岁的儿子决定在中国上大学,因为了解中国、学好中文对个人发展大有好处。

#中国外交#新冠肺炎_国际#中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