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解放军报: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2020-10-12新闻7

解放军报: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9月19日,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追悼会在京举行。这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落敌机4架、击伤敌机5架的空军“一级战斗英雄”,1984年随军事代表团访问美国,时任美国空军参谋长的查尔斯·加布里埃尔主动提出要见他一面。在五角大楼一个会议室里,加布里埃尔热情又尊敬地对王海说:“我当年在朝鲜就是被你们打下来的。”王海铿锵作答:“你们再侵略我们,我们还要把你们打下来!”

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洗刷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门洞开、任人践踏的屈辱印记。

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评价说,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从此,新中国的巨人形象在世界上树立起来了”。

一部中国近代史,耻辱连着耻辱,灾难连着灾难。中华民族不但被戴上了“东亚病夫”的帽子,而且受到“华人与狗不许入内”的凌辱。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使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回忆说,抗美援朝战争前他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可当新中国出兵朝鲜并连获胜利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就肃然起敬。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遭受列强外来侵略共计470多次,鲜有独立战胜外敌的记录。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过去,日本一直轻蔑地称中国为“支那”。可中美两军在朝鲜战场一较高下后,日本社会确信中国人民确实站起来了,立即对中国产生尊敬之感,“支那”一词在口语中也被“中国”所取代。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交战双方武器装备对比极为悬殊。美国先后投入近200万兵力,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掌握着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志愿军则是一军打三军,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坦克兵作战。

杨成武上将回忆说:“战场上火力之猛烈、物质消耗数量之大、使用技术装备之多、作战组织指挥之复杂,不仅远远超过了我国历次国内战争,在世界现代战争史上也是少有的。”

然而,志愿军将士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美方克拉克将军哀叹:“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周恩来总理的两次声明,表明中国人是讲理的,在采取军事行动前是预先打了招呼的。然而傲慢的美国政府和军队以为这只是“虚声恫吓”。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中,中国政府警告美国军队不要越过北纬17度线,美国军政要员再也没有人敢把这一警告当耳旁风。因为抗美援朝战争表明,中国人说话是负责的,绝不是“说说而已”,说了是算数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毛泽东一生中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然而,先辈们用胆魄、智慧、胜利和牺牲,为我们赢得了民族的尊严、国家的尊严和军队的尊严。

今天,当我们听到“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歌声时依然会心潮澎湃,当我们看到电影中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呐喊时依然会泪流满面……我们怎能忘记志愿军将士在长津湖畔、清川江北、盖马高原的战斗与牺牲,怎能忘记那“一把炒面一把雪”仍冲锋不止和蹚过冰河“像原木在移动”的身影,怎能忘记那些“最可爱的人”所信仰的信仰、所坚持的坚持。

我们的前方是星辰大海,我们的征程依然风雨交加。一面是承平日久,一面是狼烟可见;一面是国力日昌,一面是风险挑战。

当今世界,“不能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尊严来之不易,尊严需要捍卫。人民军队惟有枕戈待旦,时刻准备为正义而战、为和平而战、为人民而战,才能让那些形形色色的挑衅者和觊觎者望而却步。

#尊严#上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