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国防科技大学“学霸”笔记的N种打开方式

2020-10-12新闻14

“学霸”笔记的N种打开方式

■许鑫丁玉辉

国防科技大学“学霸”笔记的N种打开方式

在学习笔记分享会上,学员们正在讨论海流方程公式。倪浩洋摄

清晨的雾霭还未散去,洪昱珺便早早坐在了书桌前。

打开绘图工具包,拿出铅笔、三角板和圆规,洪昱珺开始在笔记本上画一幅“皮带轮”的零件图。画轮廓定形、标凹槽深度、在图上一一标注数值,她仔细地用铅笔一笔一笔描摹,对每一个数据反复进行比对,因为她知道图纸上哪怕一毫米的细微误差,都会给实际的装配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洪昱珺是国防科技大学2018级学员。翻开她的笔记本,最常见的是各种电路图、力学分析图和零器件的装配图等。她对画图情有独钟:“再晦涩难懂的理论,通过绘图都变得立体直观、便于理解记忆。”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纵然记忆力再好、理解力再强,哪一个“学霸”的身边没有几本“压箱底”的笔记本呢?

小小笔记本,承载大乾坤。对于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几位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学霸”来说,那些落在纸上深深浅浅的字迹、错落有致的图表背后,不光有知识点,也有方法论;不光有闪光的智慧,更有闪光的汗珠;它们不仅仅代表着成就感,还是记录着青春奋斗征程的“成长册”……

“笔记不仅记录了知识,也记录着我奋斗的青春”

洪昱珺的“奋斗史”要从她画的第一张光路图说起。

打开她的书柜,满满一层都是大学2年来记的笔记。“这里不仅承载着我的‘奋斗史’,也记录了我的‘血泪史’。”洪昱珺随手抽出一本笔记调侃地说。

《应用光学》是她大学期间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这门课程专业术语多,单纯靠记忆很容易混淆。于是,洪昱珺选择画光路图来加深理解。没想到,只占笔记本五行字的一张小图,她硬生生画了半个小时。

原来,光路图里涉及各种光的折射、反射、汇聚等,一不小心就会画偏,需要边测量边画。刚画好一条入射光线,就因为透镜的变化需要重新调整位置。于是,她把透镜先摆好,量好每个透镜的厚度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再根据光学定理将折射出的光线精确地画上去。

虽然绘图“初体验”并不完美,却让洪昱珺打开了笔记“新世界”的大门。她发现之前在脑子里“乱成一锅粥”的专业术语,变成图形后立马生动立体了,在笔记本上画图制表成了她学习道路上的“神助攻”。

别看洪昱珺现在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初中时的她一次数学考试却在班级“垫了底”,自尊心非常受打击。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她开始做笔记。

洪昱珺至今还记得,那是一本红色牛皮纸封皮的本子。笔记本第一页是她列的一张计划表,上面工工整整地记录着每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和阶段性目标,每天要对完成进度进行自我评价,绝不允许在执行力上“打折扣”。

毕业那天,初中班主任把洪昱珺那本已经磨得卷边儿的笔记本留存下来,因为它见证了一个下游学生逆袭成为班级第一名的励志故事,她想传给更多的学生看。

虽然本子被老师拿走了,但是记笔记好习惯留下来了。从大一到现在,洪昱珺写满了30本笔记本,密密麻麻的文字,见证了她每一个挑灯夜读后的晨曦和每一次攻克难题后的喜悦。

“读一本书要越读越薄,记笔记是把书读薄的通关密钥”

“如何让知识入脑入心?”这是王奕清读军校后常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在笔记上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大一学期结束,王奕清的高数和线性代数都拿到了95分以上的好成绩,可是,大二一堂专业课,让她认清了现实的“骨感”。

那堂专业课,教员在讲台上行云流水般地解微积分方程,而王奕清记不起微积分方程的求解方法。过去拿了高分,今天惨遭“翻车”,这让她意识到学习方法出了问题。

翻开王奕清大一时的笔记本发现,每一节课她都能记四五页纸。她说那时记笔记就是“一顿猛抄”,导致经常无暇理解和思考课堂内容。虽然笔记内容很全面,考试成绩也很高,但“考完就忘了”。

现在,王奕清的笔记本已经“升级换代”。她将笔记分为两栏,右侧主栏记录课堂重点,左侧副栏记录课后的补充说明,页面下方的空白区域用来解答疑问。

“调整记录方式后,感觉条理更清晰了,对知识的掌握不再停留在死记硬背上,而是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课堂上,王奕清再也没有出现大脑“短路”的窘况。

对学员陈尚宇来说,针对不同课程的学科特点分类做笔记,是他保持学习“不掉线”的秘籍。“数学家华罗庚说,‘读一本书要越读越薄’,记笔记是把书读薄的‘通关密钥’。”陈尚宇的笔记本主要分为三大类:错题本、记整体知识框架的本子和记具体内容的本子。笔记的字数很多,每一本都是“厚积薄发”的成果。

就拿陈尚宇的英语错题本来说吧,里面密密麻麻记录最多的是语法错误。陈尚宇所学专业需要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而“专四”中的语法选择题是他的“软肋”。针对这个薄弱项,陈尚宇发起了“猛攻”。他把语法知识点的大框架全罗列出来,然后再一点点填充小知识点。在笔记上每填充一个知识点,都会刷对应的真题,如果答错了,便记录到错题本上,不放过任何出错的可能。短短一个月,陈尚宇写满了一本笔记本,语法题的正确率由50%上升到了90%。

同班的刘安泽跟陈尚宇有相似的经历,他也经常在语法题上“卡壳”。陈尚宇观察后发现,每次做错题刘安泽都没有进行梳理总结。陈尚宇便把自己的错题本拿出来“共享”,并耐心讲解记录错题的重点和方法。

“同学们都笑称他是错题本‘推广大使’。”开始梳理错题后,刘安泽语法题的正确率也快速提升。

“它是一种落在纸上有形的力量,让我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翻开学员李湘源的笔记本,一股“工科男”的即视感扑面而来。没有太多文字,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像树枝一样散开的线条和简短的关键字。

李湘源介绍道,思维导图是以中心词为起点画出主要分支线,然后画出二级分支线、三级分支线……这样整理笔记后发现,以前难以理解的理论,一画到纸上,便像鱼儿遇见了水一样,活灵活现了起来。

《光通信导论》是李湘源的专业必修课。在对每一章节做思维导图后,他发现整本书其实主要在阐述两个问题:信号功率和信息速率受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以这两个问题为切入口,李湘源仿佛一下子打开了光纤通信的“快速通道”,他把细碎的知识点像树枝一样串联起来,几百页的教材“瘦身”成了几页薄薄的“知识树”,重点内容一目了然。

有了这些思维导图,李湘源的学习效率成倍提升。上学期,他取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

对李湘源来说,记笔记的好习惯不仅让他在学业上收获颇丰,在担任学员队骨干时也受益很多。

李湘源所在学员队虽然人数不多,却包含了5个专业,一学期要开设50余门课程。学员大队要求,每门课考试前学员队要先自测,然后对自测成绩不理想的学员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

“课程考试都集中在学期末,有时候刚学完课程,紧接着就要考试,哪有时间自测啊,更何况还要预留出加强培训的时间。”队里的几个课代表找到副连长李湘源“诉苦”。

“没事,交给我!”李湘源自信地拍了拍胸脯。其实,光弄清楚这50多门课的安排就不容易。整整一周时间,李湘源一有空闲就把自己关进宿舍画思维导图,当50多个节点终于汇聚到5个起点时,李湘源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我找到了比较合理的方案,计划每10周分5个专业方向组织一次测试,实时跟踪每位同学的学习状况。”李湘源用思维导图做的大队学习计划,获得了各专业负责人的一致点赞。李湘源也通过这件事惊喜地发现,记笔记对他而言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记录方式,而是内化成了他的思维模式。

“记笔记帮我养成了逻辑思维习惯,也帮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对我而言,它是一种落在纸上有形的力量,让我成为更优秀的自己。”面对未来的挑战,李湘源信心满满。

国防科技大学“学霸”笔记的N种打开方式

学员们的各种学习笔记。倪浩洋摄

国防科技大学“学霸”笔记的N种打开方式

学员们的各种学习笔记。倪浩洋摄

#国内军事#国防#笔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