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20年代,上海九江路东段一带曾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是租界时代的金融中心。美资花旗银行、大通银行,日资三井银行、三菱银行、住友银行,荷资安达银行、德资德华银行等等外资金融机构盘踞于此,还有华侨银行、聚兴诚银行等华人创办的银行相继入驻。
上海九江路东段一带曾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维基百科 图
1925年,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东亚银行购入了位于九江路与四川中路交界处的物业,建造了东亚银行大厦。近百年后,这栋建筑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沪港银行历史展览馆”,成为了一座记录沪、港两地银行业历史发展的博物馆。
曾经的东亚银行大厦,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沪港银行历史展览馆”。 资料图
虽然在上海众多的博物馆中,“沪港银行历史展览馆”显得有些小众且冷门,但其别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却在社交媒体上意外走红,成为了外滩万国建筑里的新晋打卡地,它的百年故事也开始被更多人知晓。
神秘匈牙利建筑师的杰作
谈起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期间在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外籍设计师,很多人都会提到“邬达克”这个名字,这位匈牙利籍的建筑师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作品,比如上海市中心跑马厅(现在人民广场)附近的慕尔堂、国际饭店、大光明大戏院、上海花旗总会,还有许多著名人士的住宅,如何东上海公馆、孙科住宅、刘吉生住宅、丁贵堂住宅等等。
东亚银行大厦竣工于1926年,其设计师也是一名来自匈牙利的建筑师,名叫Charles Henry Gonda(通常简写为 C.H. Gonda),他的中文名或许知道的人会多一些,译作“鸿达”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鸿达从巴黎来到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鸿达洋行。
Charles Henry Gonda,中文名为“鸿达”。 维基百科 图
与邬达克相比,鸿达留下的作品数目不多,但其每一件作品也相当出彩,比如以红白相间的前卫塔尖造型著称的国泰电影院、上海第一座将戏院设置在楼内的光陆大楼(大戏院)、现为上海市总工会使用的交通银行大楼、还有传奇的新新百货公司大楼 (现为“第一食品商店”)。
国泰电影院 资料图
光陆大楼(大戏院)旧照 维基百科 图
交通银行大楼设计图纸。 维基百科 图
1923年,鸿达洋行接受了新新公司的委托,采用了当时巴黎流行的装饰派艺术风格(Art Deco)为选址在南京东路的百货大楼进行设计。这种风格强调造型的秩序感,多以机械式的、几何的、纯綷装饰的线条来表现,色彩运用方面喜欢明亮且对比强烈的颜色。该设计让人耳目一新之余也令鸿达洋行一举成名。
新新百货公司大楼旧照 维基百科 图
现在的上海第一食品商店。 资料图
东亚银行大厦也承袭了装饰派艺术风格。大厦外墙采用了灰棕色水刷石饰面,虽有复古轮廓,却去除了繁复的细部装饰,使用了简洁的几何图案,八层的高楼从第七层开始逐渐内退,让高耸的塔楼成为视觉焦点。
东亚银行大厦旧照 沪港银行历史展览馆 图
东亚银行大厦承袭了装饰派艺术风格。 澎湃新闻记者王昱 图
走进门厅,充满时尚气息的白色旋转楼梯和黑白拼花的大理石地砖,色彩明快、线条简洁,是装饰派艺术的典型特征。仔细留意室内楼梯间的地坪、铸铁栏杆上,还有形似天平符号的图案装饰,意欲代表银行诚实守信、公平之意。
白色旋转楼梯和黑白拼花的大理石地砖充满时尚气息。 沪港银行历史展览馆 图
天平符号的装饰图案 沪港银行历史展览馆 图
藏在银行柜台后的秘密
沪港银行历史展览馆面积不大,只占用大厦的一楼和通往二楼的夹层区域,展陈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阶段,向大家展现19世纪中期至今沪、港两地银行业的发展及变迁。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来打卡,除了冲着门厅处独特的白色旋转楼梯外,还有就是想看看上世纪二十年代留下来的超长云石柜台,据说这张长达24米的云石柜台,业内少有,在建成时更是轰动一时,而为配合这张柜台,一楼大厅的布局还原了旧时银行网点的营业场景。
天花板上的装饰雕刻简洁,高雅。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长达24米的云石柜台,在建成时更是轰动一时。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还原了旧时银行网点的营业场景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云石柜台上摆放着许多旧时银行所使用的器具,比如早期银行用来称量黄金的天平、还有各种型号和款式的手摇计算机——在没有电子计算机的时代,银行员工需要通过手摇作为动力来启动机械进行计算,虽然操作复杂、计算范围有限,但据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过程中也运用到了手摇计算机。
用来称量黄金的天平 沪港银行历史展览馆 图
机械手摇计算机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除此之外,这里还展出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期间银行发行的各种纸币和票据。那是中国历史上币制改革最为集中的阶段,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严重的通货膨胀开始出现,沪港两地银行业经历了最为动荡的时期。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央银行发行的关金券。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的纸币。1937年12月14日,日军扶植汉奸王克敏在北平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也称“华北临时政府”。1938年,华北临时政府在北平创办了中国联合准备银行。该行成立后,便着手准备发钞,但当时因刻制印钞用的钢版需要数月,便利用大清银行遗留下来的钢版,将行名挖去,改刻为“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将清朝摄政王的像改为孔子、岳飞、黄帝等人的像。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展柜中最为珍贵的展品之一是解放后由上海印钞厂印刷的第一版人民币样钞,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到样钞上用铅笔画出的防伪备注。
还有一套印有“Colony”的港币。许多人不知道,在1985年之前,港币上均印有“Colony”(殖民地)的字样。1984年9月,中英签订《中英联合声明》,香港正式踏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汇丰及渣打两家银行便从1985年起将票面上的“殖民地”字眼删除,同时增加了二十元面额的新钞。
1940年发行的港币上可以看到写着“Colony(殖民地)”的字样。 沪港银行历史展览馆 图
来到银行,最让人好奇的就是金库到底长什么样子。
在一楼展厅右手边的小隔间,可以看到一处装有黑色铁栅栏的地方。金库就安置在地下一层,掀开黑色的盖板,有一条狭长的楼梯可以通往地下。金库上方的铁链负责运输黄金等重量大的物品,通过顶部的轨道直接送到门口。
金库就安置在地下一层,掀开黑色的盖板,有一条狭长的楼梯可以通往地下。 澎湃新闻记者王昱 图
虽然地下金库并不开放,但是游客可以在互动区体验一把“金库寻宝游戏”,在屏幕前方,挥动双手,“抓取”从金库中向你飞来的金银财宝。
游客可以在互动区体验一把“金库寻宝游戏”。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据说1921年,东亚银行在香港率先引进保管箱库服务,深受客户青睐。于是,也将它带到了东亚银行上海分行。经过近百年的洗礼,保管箱库仍保存了完好的历史原貌,成为展览馆的一大亮点。
保管箱库的钢门是由当时美国金融安保设备的顶尖制造商——美国Mosler公司打造的。大门非常厚重,一位成年男性甚至都无法推动。来到内部,空间私密且狭窄,整面墙上都是密密麻麻带有编码的箱柜,可以看到每一个箱柜上都有两个钥匙孔,那是因为钥匙一把在银行职员处、一把在客户处,双方同时在场,保险柜才可以打开。
保管箱库的钢门是由美国Mosler公司打造的,十分厚重。
每一个箱柜上都有两个钥匙孔,需要两把钥匙同时开启。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为了保持空气流通,房间一侧墙壁上装有通风风扇,风扇上方的铜板上刻着四个大字“蕴椟藏诸”,这四个字源自《论语》,意思是“将贵重的东西放在柜子里藏起来”,正好贴合了保管箱库的用意。
“蕴椟藏诸”意思是“将贵重的东西放在柜子里藏起来”。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图
这些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展览馆通过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票据和老物件,为游客呈现了一段既富历史内涵又别具趣味的近现代沪港银行发展史。而沉浸其中,不少“冷知识”也让人受益匪浅。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这也是上海最早开设的华资银行。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 资料图
当时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先后在中国开设了20多家银行,几乎垄断了全国的国际汇兑业务和国内的金融市场。传统的钱庄、票号业根本无力抗衡,中国的经济命脉被英、法、德、日、俄等国操控着。时任清政府铁路事务大臣的盛宣怀在向外国银行借款造铁路的过程中,醒悟到“铁路之利远而薄,银行之利近而厚,欲银行铁路并举方有把握”。于是,他给清廷写奏折,陈述兴办银行的想法,希望借此“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很快,总理衙门批准了他的申请。
盛宣怀 资料图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家银行并非清政府官办,而是一家“民营银行”。盛宣怀本人和李鸿章等大官僚投资达70万两白银,盛宣怀任督办的招商局和电报局也分别投资80万两和20万两白银。
半个多世纪中,中国通商银行的主理人前后换了三位,都上海滩风云一时的人物,分别是:盛宣怀、傅筱庵和杜月笙。上海解放后,中国通商银行被人民政府接收,改造成为公私合营银行之一。
民国早期的银行业中,其实很少有女性职员,但很少有人会知道,在南京路最繁华的地段曾经存在过一家以“女子”命名的银行,并从1924年成立一直延续到1955年公私合营才宣告结束。其创办者更是占尽了社会各界的名流,并因提倡“女子经济独立”,在当时的女权运动中颇有影响。
“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于1924年开业,为中国近代银行家陈光甫所创办,同时得到许多女性名流的支持,如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妇女部的主任严叔和、先施公司总经理欧斌的夫人欧谭惠然、现代女性运动的先驱张默君、中华医学会的创办人之一黄琼仙等等。银行起初位于南京路的465号,1931年底搬到了南京路480号的一栋自建五层大楼里。
1924年在上海南京路上建立的“女子商业储蓄银行”。 资料 图
据说楼里有升降电梯、抽水马桶、暖气设备,还供应冷热水,设备非常先进。职员人数大概在50~70名,男女都有,女性职员占多数。在成立之初,银行还附设了练习班,招收18岁到32岁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妇女学习业务,满三年后成绩优秀者可以留任。女子银行的经营模式与普通商业储蓄银行并无二致,服务对象虽以女性居多,但并不只限于女性。
在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31年的历史中,还有一位杰出的女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就是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张幼仪。
许多人不知道,张幼仪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女银行家。 资料 图
张幼仪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境富裕,12岁时入读江苏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后一度在德国留学。她的四哥张嘉璈曾任中国银行总经理、中央银行总裁、铁道部长等职务,是民国时期银行界的风雨人物。
经四哥引荐,张幼仪误打误撞进入了银行界,出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经理。一直到1946年12月辞去副经理的职务,她仍然担任董事。
据说,张幼仪对自己非常严格,将办公室安置在银行的尽头,为的是可以一览无遗银行额状况。每周组织举行一次的行务集会,对银行具体业务、制度建设、人事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任期间,她曾两次挽救银行,使银行免于倒闭的命运,而这些历练,也让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女银行家。
女子银行这样的形式,在近代中国银行业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女性也因此跳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格局,开始投身于各行各业里,寻找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