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倒春寒是什么时候,会持续多久? 倒春寒是指什么时候

2020-07-21知识8

倒春寒是什么意思,倒春寒是什么时候,倒 倒(dào)春寒(英文late spring coldness),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气象学中,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后,气温下降较快,并持续时间长达1—2个星期以上的前暖后冷才称作“倒春寒”。“倒春寒”天气中可能产生农作物冻害,并可能引发流感、气管炎等疾病。倒春寒是什么意思 2018倒春寒是什么时候 倒春寒是什么意思,最近常常听到人们说倒春寒,倒春寒说的到底是什么?想必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吧,倒春寒是什么意思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天气变化快 倒春寒是指长时倒春寒是农历什么时候? 三四月份倒春寒每年在什么时候? 倒(dào)春寒(英文late spring coldness),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求采纳倒春寒是什么时候 在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中,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对作物造成危害,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倒春寒是南方早稻播种育秧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早稻烂种烂秧的主要原因。常年2-4月,江南地区先后进入早稻播种育秧大忙季节。在此期间冷暖空气相互交绥,当北方冷空气南侵到江南和华南时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常常造成低温连阴雨天气,当日平均气温在12°C或以下,连阴雨3一5天;或在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且日最低气温降到5°C以下,均可造成早稻烂秧和死苗。这样不仅损失大量种子,而且因补种延误播种季节,使早稻成熟期延迟,影响晚稻栽插,使晚稻抽穗扬花期易受低温危害。近30多年中,以1951、1969、1970、1976年的天气气候条件最差,造成严重烂秧,一般烂秧率超过30%,有的达50%。如1970年仅广西地区烂种就达1亿斤以上;1976年,仅湖南、江西、湖北三省就损失谷种达7亿斤。此外,对已播棉花、花生等喜温作物也常常造成烂种死苗;并影响油菜的开花受粉,及角果发育不正常,降低产量;有时影响小麦孕穗,造成大面积不孕或籽实质量低劣。倒春寒的标准:农业气象试验指出,日平均气温≤12℃,维持期≥3天,不利秧苗生长。如果降温伴随着阴雨,危害就更大,这是。倒春寒是什么意思 早春时节,天气晴朗,暖风拂面,桃花盛开,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可是如果是突然遭遇强寒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有时还会飘鹅毛大雪。这种天气被我们称之为“倒春寒”。倒春寒是什么意思 倒春寒一般是什么时候 倒春寒是指初春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在一年四季中,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据历史资料显示:北京30年出现“倒春寒”的几率在57%左右。特别是早春时节,这种气候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3月8日南郊观象台的最高气温已达到15.2℃,而最低气温只有3.3℃,早晚温差还比较大。通常,人们将进入2月末3月初作为春天的开始。春季气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乍暖还寒:一是春季的气温日夜温差较大;二是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变化较多。在气象学中,“倒春寒”最早来源于农业,主要指真正的春天,即气候学所说的侯(5天为一侯)平均气温超过10℃以后,由于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气温下降较快,持续时间长达1—2个星期以上的那种前暖后冷,并造成大范围地区农作物受冻害的天气现象或天气过程。“倒春寒”发生时,可使正处于返青或拔节生长阶段的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可使已经播种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出现烂种,已经出土的幼苗。倒春寒是什么意思?2019冷到什么时候,最近天气又变得很反常,忽冷忽热,而且又下了几场雪,有人说是倒春寒导致的,那么倒春寒是什么意思,2019年还会持续冷到什么时候

#天气#倒春寒#气温达到#冷空气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