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传统家电企业制造芯片 能否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2020-10-12新闻7

近日,在格兰仕举办的42周年928大会上,格兰仕正式推出高性能的惊鸿7100芯片。惊鸿7100拥有频率高达1.5G的四核处理器,应用场景不仅限于智能家电领域。

从目前看,格兰仕并不是第一家布局芯片领域的传统家电品牌。如海尔、格力、康佳和美的等家电企业就已经在芯片领域有所收获:2000年,海尔宣布改型,转入生产世界上最尖端的"芯片"行业;2017年,格力电器成立微电子部门,宣布进军芯片领域;2018年,康佳集团宣布成立半导体科技事业部,正式进军半导体产业,重点关注存储芯片、物联网器件、光电器件等。

传统家电企业制造芯片 能否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传统家电厂商为何纷纷跨界"芯片"领域?对于此事,行业人士和网友意见不一。行业人士分析表示,家电企业涉足芯片制造的背后,更多的原因可能与企业在家电行业的产业链布局以及发展智能家居战略等有关;也有网友表示,企业跨界涌入芯片领域,很可能是想赚快钱。

为什么网友会觉得企业想赚快钱?或许是因为跨界做芯片的企业比今年扎堆做口罩的品牌还多。作为目前国内最火的产业,我国在今年约有9300多家企业跨界涌入芯片领域,其中江苏、浙江转产芯片的企业数量分别达到了1262家和1230家。此外,不论是上市企业还是未上市的企业,只要沾上芯片话题,股价和投资等方面都往好的方面发展。一些明明和芯片没有半毛钱关系的企业计划造芯片,就有点像网友吐槽那样,只不过是想到二级市场,去赚快钱。

目前,全球存储主控芯片的市场话语权仍掌握在少数公司手中,如三星电子、东芝半导体、SK海力士、闪迪四家国际主流厂商的市场占有率预计为85%。国产存储芯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只有8%。

传统家电企业制造芯片 能否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与此同时,由于市场低迷和产能过剩,去年存储芯片价格一路走跌,至今仍没完全走出谷底。对于传统家电企业而言,涉足芯片领域是否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值得寻味。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5G商用时代的到来将带动智能终端设备市场爆发。而存储芯片产品的市场的发展潜力较大,对于很多传统家电企业而言,布局芯片领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其实不止是格兰仕,如海尔、康佳、TCL等家电企业已经在产业上游布局,瞄准了掌控着消费电子产品核心部件技术的半导体芯片行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家电企业造芯成功的背后可以说是传统家电制造业的一场升级行动。首先,掌握核心技术有助于企业补齐短板,提高市场竞争力,半导体领域的成果将直接作用于原本的家电业务;其次,这也是中国"智造"强力崛起的信号。

芯片属于家电供应链的上游核心板块,作为整机厂商,家电企业在过去很大程度上只是集成商,并不涉及上游芯片的生产。而半导体芯片的研发生产是一项考验技术实力、资金实力甚至渠道实力的大工程,一般跨界芯片领域的传统家电企业大多有"底子"。

制造芯片的技术难度较高、对人才的要求高,无论是海尔、格力、美的,还是格兰仕多采取跨界合作的方式进军芯片制造领域。而且芯片研发还特别"烧钱",据了解,格力电器一年花在空调芯片上的成本约40亿元,而且大部分依靠进口。

为了减少进口芯片的依赖,不再受制于人,减少产品同质化现象,增强企业差异化竞争力,家电厂商开始深入产业链上游、进而打通整个生产链条,不仅能提高对核心芯片领域的控制力,还能使得产品更具竞争力。

传统家电企业制造芯片 能否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以海尔为例,上海海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立足于开发创新的芯片架构和独特的设计方法,在智能家居领域提出了"美好生活用芯体验"的愿景。经过多年的研发创新,海尔在智能安防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家电控制系统等智能家庭方案走在行业前言。用户通过语音及手势等控制方式就可以控制海尔智能家居场景里的智能硬件,海尔智慧家庭所带来的"网器交互",让用户与智能家居系统之间的交互变得更加智能化。

在无家电不智能的时代,芯片这项"关键技术"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不过,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光解决了芯片制造能力还不够。

智能家电时代,企业不能沿用老的那套以电脑、智能手机的芯片为中心来思考问题,家电需要用新的技术架构。

笔者认为,传统家电企业制造芯片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是,面对造芯路上普遍存在的半导体材料、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等短板难题,家电企业还需努力。如何研发出对于家电产品有用的高性能芯片,让智能家居场景能够更好地实现"智能、互联",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是家电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对于家电行业来说,只有掌握芯片技术,家电企业才算得上掌握了智能家居领域的话语权。要想开发适合家电的优秀芯片,也需要家电企业与芯片合作企业多沟通交流,在技术、产业链控制力等方面多下点功夫。

#行业互联网#智能家居#芯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