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第一条马路命名为“解放路”!你知道解放初期的岳阳城市是如何规建的吗?

2020-10-12新闻18

激情澎湃的拓城——记解放初期的岳阳城市建设

□彭 星

第一条马路命名为“解放路”!你知道解放初期的岳阳城市是如何规建的吗?

1979年,岳阳市内新建的街道。王平 摄

岳阳古城,始建于商周,鼎定于三国,名闻于宋代,成长于明清,损毁于民国。明万历二年(1574)《湖广总志》记载:“岳州府巴陵县街十八”;清代县志记载,光绪年间“岳阳街二十三巷三十六”,多为泥石台阶路,宽1~3米不等,城区有桥梁10座(现仅存最早的古桥三眼桥)民国时期,仅存的古城墙全部被毁,到抗日战争期间,城池几成废墟。至解放前夕,城区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仅限于今京广铁路以西狭长地带,有36街48巷,总长13公里,人口2.06万人;房屋建筑多为2层以下砖木建筑和木构架棚房。除几条主街铺设了麻石或卵石外,其他街巷均为泥结碎石路面,能通汽车的只有洞庭路、南正街、先锋路等。城区无正规排水设施,每逢大雨,街巷便积水成河。路灯仅11盏,时停时开,整条马路一盏信号灯,一声汽车喇叭全城听,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采取“以工代赈”和义务劳动等方式进行城市道路建设。1951年,把拓宽扩建的第一条马路命名为“解放路”。1953年,城区首次修筑芋头田下水道,污水不再漫积街面。至上世纪70年代,城区已逐步向京广铁路东、南面拓展,建成东茅岭大道,新城区已初见雏形。1976年,市政建设开创“公办民助、集资建设”的路子,推进城市建设。到80年代初,先后新、改、扩建了花板桥路、城东北路、建湘路、洞庭路、城陵矶上、下街及樻街、巴陵路、巴陵大桥等17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旧城区行路难的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岳阳城市建设实施城区“东移北靠”的发展战略。1979年,开始编制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确定城市性质为湘北石油化工、轻纺工业基地,对外贸易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此后在1985年和1994年,又两次编制城市规划。1983年,南北向主干道骨架工程南湖大道动工修建;1984年~1990年,先后建成了城东南路、南环路、巴陵中路(电信大楼至建湘路口)、德胜路、七里山高架桥等一系列市政工程,城市框架由此基本拉开;1990年后,新火车客运站、汽车客运站、城陵矶外贸码头2个5000吨级泊位、金鹗中路、琵琶王立交桥、望岳路、北环路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1995年,市政府投资1亿元,在南津港开工建设岳阳市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拉开了整治城市污水的序幕。1998年,完成南湖大道106基1060盏华灯改造,结束了岳阳无华灯的历史;至1999年,岳阳城市化水平29.24%,建成区面积达58平方公里。城区道路72条,总长887公里;城市立交桥4座;路灯4709盏,绿化覆盖率32.8%,下水管道共72条,总长88公里,建成了洞庭湖、南湖、东风湖、枫桥湖四大排水系统。“十五”期间,岳阳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市区完成投资约20亿元,先后兴、改、扩建巴陵大道、岳阳大道、洞庭大道、环南湖旅游走廊、金鹗路、南湖广场、洞庭大桥、七里山高架桥、青年路立交桥等城建重点工程。供水、供气、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配套完善。2002年铁山供水工程竣工通水,市民喝上了放心水。2005年在全省率先开通天然气,市民用上了方便、洁净、经济的能源。

#岳阳#城市#马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