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东方时评丨“演艺新空间”奏响“五型经济”优美旋律

2020-10-12新闻4

东方时评丨“演艺新空间”奏响“五型经济”优美旋律

以浦江夜景为幕,在游轮上听一曲“良辰美景奈何天”;在网红书店和热门酒吧“沉浸”入一部好戏;在“老字号”美食地标邂逅一段古风快闪……这是眼下最受本地文艺青年和来沪游客青睐的文艺消费模式之一。突破原有经营范围,增设演艺属性的60家“新剧场”,聚合着新节目、新样式和新业态;一年内突破6000场次的演出,为申城演艺商旅成功结合打开无数“新空间”。(文汇报10月12日)

上海经济是典型的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流量型经济。“五型经济”作为申城经济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是强化“四大功能”的支撑点,也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打造“五型经济”,要在把握上海经济特征中不断增创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新经济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申城作为亚洲演艺中心,城市的文化产业和演艺活动,理应占据“五型经济”重要地位,努力体现应有的经济贡献度和产业作为。

上海演艺业的发展目标,必须对标世界一流、对标最高品质,把握内涵特征,找准自身定位,努力把上海打造成为体现国际风范、彰显中国元素、具有上海特色的世界著名演艺城市。一场高品质的驻场秀,不仅让城市文化更加充满活力,更会成为城市的“名片”。上海打造全球演艺之都,打响文化品牌,需要集聚各类资源集聚,确立“精品意识”,通过打造出一些具有品牌标识度的演艺空间和舞台艺术精品,努力把上海打造成为体现国际风范、彰显中国元素、具有上海特色的世界一流演艺城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合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用多样化、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公共艺术空间,呈现给广大观众,创造世界演艺史上一个新的文化奇迹。

打好创新品牌、做足开放文章。现今申城“演艺新空间”的蓬勃兴起,开启了文旅结合艺术消费的新路径,突破原有经营范围的限制,增设演艺属性的“新剧场”,聚合新节目、新样式、新业态,让申城文化市场活力迸发。

去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制定《上海市演艺新空间运营标准(试行版)》——“演艺新空间”模式诞生,大世界、水上大舞台等首批十家“演艺新空间”挂牌。看似剧场,不像剧场,又胜似剧场——“演艺新空间”贵在“新”,伴随着产业思维创新,它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表演空间形态,而是主动向前一步参与创作,这种全新的业态融合,场地方与演出方联手,共同立足创意诞生的过程,对双方资源进行共享、整合、再发掘。时过一年,沪上全“演艺新空间”总数增加到了60家,年演出总量超过6000场次。打破传统常规运营模式使“演艺新空间”具有强大适应性、包容性和协调性,还经受疫情巨大考验,“活”出了可圈可点的新成绩。

上海演艺界的频频“出圈”,“商”和“演”携手破圈,文化产业另辟蹊径,诠释上海“五型经济”的一个侧面。“新剧场”之间的文艺活动获得了流通,促进了整个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推陈出新,多样性助推文旅消费升级,激发城市夜文化活力,推动一批极具个性魅力的文旅新产品诞生,激发着申城夜色经济的文化活力,还帮助全市300多家注册民营院团从中找到艺术创作新机遇,催生不少创新演艺产业的“私家定制”。

期待上海各类商业体+音乐会、游园会、非遗展多元组合而成的文化体验矩阵,为这个城市新潮时尚的消费空间,引入更多文化流量,让更多的市民和消费者,从中体验精神娱乐的新乐趣,享受其乐无比的全新幸福感。彰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