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我国历朝历代的首都在哪? 肃庄王住平凉

2020-10-12知识19

平阴县有哪些历史名人

我国历朝历代的首都在哪? 肃庄王住平凉

平阴县有哪些历史名人? 平阴县:是山东省会济南的市郊县,属沿海经济开放区。隋代大业二年(606年)设平阴县,此系以“平阴”命名之始。县域面积827平方公里,截止到2012年有人口37.09万人。平阴县被誉为中国玫瑰之乡、中国阿胶之乡、和圣柳下惠故里。平阴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著名的历史名人有:柳下惠(前720年—前621年),展氏,名获,字子禽,一字季,春秋时期鲁国柳下邑(今山东平阴孝直镇展洼村)人,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惠”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为“柳下惠”。有时也称“柳下季”。他担任过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有“和圣”之称。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其故居在山东平阴展洼村。展洼现尚存明代隆庆年间“和圣柳下惠故里”碑。当地人又称之为柳展雄。安道一(壹):北齐时高僧、大书法家。他经历了北周“二武灭佛”之难,其佛教观点属禅宗北宗。始祖达摩祖师被当权者毒死后,众僧侣为护佛法开始迁移,并改变以前由书经传播的方式,认为“缣竹易销,皮纸易焚;刻在高山,永留不绝”。故在迁移中把佛经刻于石崖之上。安道一即是此时的。

我国历朝历代的首都在哪? 肃庄王住平凉

求山东青州的古人轶事。? 武林外传吕秀才轻侯,中举后任青州知府…开个玩笑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武林外传吕秀才轻侯,中举后任青州知府… 开个玩笑 ? 2 ? ? 添加评论 我要成为一个温柔且努力。

我国历朝历代的首都在哪? 肃庄王住平凉

我国历朝历代的首都在哪? 比较详细的说法,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那每个王朝的都城都在哪里?看看有没有您的家乡?下面为大家详细的统计了一下:夏朝—启—【安邑】今山西夏县商朝—汤—【毫】今河南商丘周朝西周—周文王姬昌—【镐京】今陕西西安东周—周平王姬宜臼—【洛邑】今河南洛阳秦朝—始皇帝嬴政—【咸阳】今陕西咸阳汉朝西汉—汉高祖刘邦—【长安】今陕西西安新朝—王莽—【常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光武帝刘秀—【洛阳】今河南洛阳三国蜀汉—汉昭烈帝刘备—【成都】今四川成都曹魏—魏文帝曹丕—【洛阳】今河南洛阳孙吴—吴大帝孙权—【建业】今江苏南京晋朝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晋—晋元帝司马睿—【建康】今江苏南京十六国前赵—高祖光文皇帝刘渊—【长安】今陕西西安成汉—太宗武皇帝李雄—【成都】今四川成都前凉—高祖明王张实—【姑臧】今甘肃武威后赵—高祖明皇帝石勒—【襄国】今河北邢台前燕—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龙城】今辽宁朝阳前秦—世宗明皇帝符健—【长安】今陕西西安后秦—太祖武昭皇帝姚苌—【长安】今陕西西安后燕—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中山】今河北定州西秦—烈祖宣烈王。

明朝封地在甘肃的有哪几个藩王?需要说明的是,甘肃在明朝是边镇,并不是今天的独立行省,当时陕西省包括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所以说明朝等地在甘肃的,:-藩王,。

甘肃有哪些特色文化? 甘肃特色文化1、河西走廊这里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交相辉映,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2、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这里是山川锦绣、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3、甘南、临夏甘南、临夏两个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4、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这里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还有道家圣地崆峒山、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向文化的传播阵地,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5.敦煌文化—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敦煌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公元前111年设郡,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和枢纽城市,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被誉为“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敦煌市中国、印度。

明朝封地在甘肃的有哪几个藩王? 肃庄王朱楧,封国平凉府(后改甘州左卫,后改兰州),韩宪王朱松,封国开原卫(后改平凉府),安惠王朱楹,封国平凉府,无子,除封。

目前已发掘的明藩王陵有哪些 开封周定王墓,卫辉潞简王,兖州鲁荒王,钟祥梁庄王墓、郢靖王墓,南城益端王墓、益庄王墓、益宣王墓、益定王墓,南昌宁献王墓,鄱阳淮靖王墓。

明朝最冷门的亲王是谁?

#周朝#历史#中国古代史#专门史#汉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