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前汉书注校补 六朝至唐,《史记》、《汉书》分别主要有哪些注本?

2020-10-12知识8

《汉书》的古注有哪些? 汉书音义3卷(隋萧该撰清臧庸辑)拜经堂丛书本附叙录 木犀轩丛书本附补遗 二十四史订补第2册 隋萧该第29-58页 光绪24年刻本 汉书音义1卷(隋萧该撰清蔡寿昌辑)未见传本,蜕石文抄有序 汉书音义1卷(隋萧该撰清王仁俊辑)上海图书馆藏稿本 汉书注拾遗(失名)稽瑞楼书目著录抄本1册(汉书的清人注本较多.全录如下:有关《汉书》的重要考订之作,有如下数种:清王念孙《读汉书杂志》,清沈钦韩《汉书疏证》,清周寿昌《汉书注校补》,清钱大昭《汉书辨疑》,清朱一新《汉书管见》,清沈家本《汉书琐言》,近人杨树达《汉书窥管》,近人陈直《汉书新证》。王、周之作,长于音训文义。二沈、钱、朱诸氏精于考证。杨树达之训诂校勘也颇有可取。惟陈直别开生面,系统利用居延和敦煌汉简、汉碑、秦汉铜器、漆器等古器物文字,秦汉印玺、封泥和瓦当等文字,以作新证,多所发明。其中对《百官公卿表》的发伏疏证,尤为精当。此外,金少英《汉书食货志集释》是研究汉代经济的重要参考书。岑仲勉的《汉书西域传地里校释》则是研讨西域地名沿革的必读书。清末王先谦集六十七家考订之作的精华,撰《汉书补注》。其个人发明虽不多,但综合抉择能力极强,成就斐然,至今无可替代,是阅读。

前汉书注校补 六朝至唐,《史记》、《汉书》分别主要有哪些注本?

《晒旧衣》作者周寿昌简介? 周寿昌(1814-1884)清代诗人。周寿昌(1814-1884)清代诗人。字应甫,一字荇农,号友生、自庵等,湖南长沙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由编修累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以著述为事,诗文、书、画,俱负重名。山水极秀润,有士气,又富收藏。著有《思益堂集》、《汉书注校补》。周寿昌生有异禀,在襁褓闻书声辄欢跃,少时能诗。及长,与从兄周寿祺读书于城北听桔园。年十八,补县学生。父卒于官,鬻产携一老仆匍匐千馀里奉丧归。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顺天乡试南元,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时太平军进入湖南,钦差大臣赛尚阿、总兵和春逗留不战,他上疏弹劾,时人服其敢言。次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分兵北伐,他又上书陈述方略,被命随办京畿防卫。旋丁母忧回籍。同治时,周寿昌先后任实录馆纂修总校、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署户部左侍郎等官。光绪初任内阁学士,署户部。光绪四年(1878),以足疾辞官。遂不再出,以著述为事。光绪十年(1884)病卒,年71岁。成就:周寿昌平生勤学,诗文书画,均负重望,尤精史学。遍读汉魏以来诸家文集,酷嗜班固书,点校书写,每成一册,改窜无馀纸。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如著《前汉书注校补》50。

前汉书注校补 六朝至唐,《史记》、《汉书》分别主要有哪些注本?

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的总目 史记会注考证校补自序 水泽利忠 1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凡例 4史记会注考证校补校雠资料一览 4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图版 6史记会注考证目录 1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一百三十卷 1史记总论 泷川资言 2088太史公事历 2088太史公年谱 2096史记资材 2100史记名称 2105史记记事 2105史记体制 2106史记文章 2110史记残缺 2113史记附益 2114史记流传 2115史记钞本刊本 2119史记集解索隐正义 2121史记正义佚存 2124司马贞张守节事历 2126史记考证引用书目举要 2126书史记会注考证后 泷川资言 2129史记会注考证校补补遗 水泽利忠 2130猿投神社藏史记古钞本 2162邹诞生史记音佚文拾遗 2167刘伯庄史记音义佚文拾遗 2168陆善经史记注佚文拾遗 2176史记会注考证校补校雠资料一览 1 宫内厅书陵部藏清原家点本五帝本纪第一 清原2 求古楼高山寺旧藏东洋文库藏天养(1144-1145)钞本夏本纪第二 天养3 高山寺藏罗振玉景印殷本纪第三 高山4 高山寺藏周本纪第四 高山5 高山寺旧藏东洋文库藏天养(1144-1145)钞本秦本纪第五 天养6 宫内厅书陵部藏高祖本纪第八 秘阁7 毛利家藏延久(1069-1074)钞本吕后本纪第九 毛利8 东北大学图书馆藏延久(1069-1074)钞本孝文本。

前汉书注校补 六朝至唐,《史记》、《汉书》分别主要有哪些注本?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书?记载了什么历史? 1、《汉书》是2113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52612、《4102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1653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3、《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4、作者简介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班固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中国历史#光绪#汉书#周寿昌#西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