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道听途说的成语典故 道听而途说德之本也

2020-10-12知识4

《论语》曰:“道听途说,德之弃也!”的原意是什么?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这样翻译: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杨先生这句话,后半句属于意译。巧妙的避开了“德之弃也”的争议。历来对“德之弃也”的原意争论不休,争论点在于“弃德不为”还是“德者弃之”。这里我比较认同李零的《丧家狗》里的观点,就是根据这句话上句“德之贼也”,这句“德之弃也”应该是同样句式。所以应该解释为“弃德不为”,而不应该解释为“有德者弃之”。所以整体翻译应该是:孔子说:道听途说,是弃德不为的行为。当然,这里更多的是对德行的考量,但是也可以引申为对事物内在真理的追求。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外来事物第一是要秉持着严谨的态度,明白事实的重要性,追求本质,深入求证。第二则是用理智的做法对待问题,在无实质证据之前绝不传人所传,眼见为实才是真道理。

道听途说的成语典故 道听而途说德之本也

道听图说哪个字错了 第三个字,应该是“途”道听途说[解释]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出自]《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道听途说的成语典故 道听而途说德之本也

“三人成虎”是什么意思?

道听途说的成语典故 道听而途说德之本也

翻译: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语出《论语-阳货》。【原文】17·14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注释】涂,同“途”。【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评析】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不仅是道听途说,而且四处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到处传说,以此作为生活的乐趣,实乃卑鄙之小人。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写出是什么成语的原型) 道听途说解释】: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汉 典 Zdic.net --【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示例】:妹子~,不知是否?尚求指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近义词】:小道消息、捕风捉影、海外奇谈、齐东野语【反义词】:言之有据、有根有据、言之凿凿【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论语·阳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