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思维导图? 哲学分类思维导图

2020-10-12知识8

思维导图学习法真的有用吗? 教育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训练如何思考。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这句话让我想起刚来美国那会儿曾听过的一个关于孩子学习规划的讲座,演讲者是哈佛大学Project Zero(零点计划,创办于1967年,致力于思维方式研究)项目组的一位教授。讲座刚开场他问了在座家长一个问题,“大家平时在家有没教孩子怎么思考啊?听众面面相觑,陷入沉默。是啊,我们教孩子识字、算数、陪孩子练琴、运动,但思考怎么教啊?后来,随着逃逃在这边上学和我对美国课堂的观察了解,发现还真的能教,而且老美已经教了20多年。这得归功于一位叫David Hyerle的教育学博士,他在1988年整理出8种 Thinking Maps(思维导图),彻底帮大家把思考这门“课”搬进了课堂。这8种思维导图首先在北卡罗来纳州、纽约、德克萨斯、密西西比州进行推广。从1988年到2002年,十多年时间里,全美已有3000多所学校在使用思维导图,并且推广到新加坡和新西兰,被列为小学必修科目。后来,思维导图开始风靡全美乃至全世界。实际上,孩子学得思维导图和成人学得思维导图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孩子的是Thinking Maps(思维导图),成人的Mind map(思维导图)。美国作为发源地,对于孩子学习Thinking Maps要求的年龄是幼儿园、小学就要学。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思维导图? 哲学分类思维导图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1.读一本书时,你是从头到尾画一张还是多张?(1)手绘的话,需要在家或公司,只有这些地方才有彩笔和A4纸,目前没有随身带着彩笔和A4纸的习惯(2)手绘完一本书,要修改很多次,基本上都是多张。比如经常会画着画着就空间就够了,但分支错了。用错笔了,内容重要程度分解不对,写错字了。(3)手绘时非常花时间,有时会比我读完一本书时间还长,必须准备2小时以上,如果书比较精彩有时会花上一天或一段时间才能完成。2.读书读到哪个阶段开始绘制了?开始前、读完、还是一边读一边记?除了小说只读1、2遍,大多数的书只要做笔记最少读2遍,先把书看完第一遍,对全书的内容和框架有个了解,阅读第二遍或第三遍时开始做笔记。3.你是侧重梳理书的大纲、还是记录要点,或是记录自己联想到的想法?(1)整本书是思维导图笔记,看到不错的就放在思维导图里,最后从新梳理大纲,按自己的理解从新调整。(2)针对某个细节,书中说可能会非常精彩,这时把书中的部分内容摘录做成读书笔记。(3)刚开始时是记录要点,在后期整理时会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阅读时的心得。有时会单独把心得和想法做成单独的思维导图,把这些想法从新汇总、提练之后会非常有价值。我一般做思维导图。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思维导图? 哲学分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真的有效吗? 【新高考】和幻夜梦屿一起学 ? mp.weixin.qq.com 公众号:哎哟不想学习啊(xueshen7799) 写在开头,我是导图的实践者,所以建议一定认真阅读完,不要收藏起来,就让它落。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思维导图? 哲学分类思维导图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更好的帮助对一本书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不是看过一本书,而是真正读过? http://www.write.org.cn (4)会把里面的内容,从新分解汇总到跟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树上。6.下次再看这本书之前你会马上找以前画的思维导图来看吗?(1)看书前不会,一般在。

有哪些值得收藏的思维导图? 你见过或者做过哪些干货满满、让人有收藏欲望的思维导图呢?思维导图创始人亲授:高效学习、工作的思考术

高中文科笔记怎么做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有什么用 1、思维导图的建立有利于人们对其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描述与分析,非常有助于人们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或关键环节。2、思维导图的制作是非常灵活的,没有很多严格的限制原则,其关键点在于能够体现制作者自己的思考特征和制作目标,并发展其思考能力和提高其思考水平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人的思考能力。3、思维导图可以激发人的丰富的联想力,它可以把哲学层面的许多思考方式毫无障碍地表现出来,包括思考的连续性、思考的深刻性、思考的批判性、发散性思考、联想思考、类比思考、形象思考、灵感思考、辨证思考等,所以它可以大大提高人的哲学思考水平和运用哲学方法论的水平。4、思维导图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思考特点,因而具有非常强的个性化特征。具体地讲,就是说相对于同一个主题的思维导图来说,由于制作者的知识结构、思考习惯、生活和工作经验的不同,其所制作的思维导图也非常不同,因此,思维导图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充分体现个体思考的多样性。5、思维导图对于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和组织培训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已经成为许多新的学习方法中的。

#思考方法#思维导图#哲学#文科专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