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20日),人民日报社陕西分社认证微信号“208坊”刊文《如此排行,太扯了,!要严查!》批评长安大学发布的所谓学者排行榜。
以下为原文内容:
打开长安大学的相关页面,所谓“学者排行榜”的信息已被悉数删除,只留下“中选”学者所在学校在各大平台上发得祝贺自己的“喜报”。
目前,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已发布《关于某高校研究机构发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的声明》,从未授权其开展有关排行榜研究和发布活动。
长安大学被教育部啪啪打脸,叫人唏嘘!但删除了这次的网页,就能删除某些学术恶习吗?
长安大学zuo出新高度
针对长安大学发布的所谓学者排行旁,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同时提醒:各地各高校不要盲目采信、引用和宣传此类排行榜,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
那么,这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又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208坊智库专家们所掌握的圈内信息反映:这个排行榜是由长安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搞的,于今年6月12日发布了上述排行榜。这个中心于2014年1月正式揭牌,时任校党委书记杜向民兼任了该中心主任。
坊叔查找了成立当时长安大学发布的有关信息:“杜向民在2014年1月举行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揭牌仪式上介绍称,该中心‘依托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馆、杂志社和社科处、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成立的一个跨学院、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
次年,也就是2015年11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就发布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基于中文期刊的研究》。也就是说,这种类似的排行榜,长安大学并不是第一次明目张胆的搞了。
鉴于208坊智库专家的成员大多来自各自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们向坊叔透露了一些圈内“套路”。
“他(长安大学)搞这个,肯定是不正规的,也没有必要。但是,他是有目的可图的。不排除里面有利益联结,比如说与谁关系亲厚,排谁,以后申报课题、博士学位点等等,这都是所谓砝码。”
“为什么要搞?扩大影响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排除后期做出品牌后,可能出现竞价行为,比如说,谁交钱,把谁排上,我们都司空见惯了。”
“什么叫社会学者排行榜?这个是很难界定的,不是看你发表多少论文,而是这个学者有没有真正推动社会进步,是不是讲真话。这些排行榜,简直是无稽之谈!是学术上的浮夸风和形式主义。”
针对长安大学该中心的所谓排名,一经发布,引来众多学者非议。
7月15日晚,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严正声明后,长安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网站(evaluation.chd.edu.cn)已无法访问,面对媒体询问,工作人员只是说,“不清楚(网站)情况,是由相关老师在负责。”
长安大学,是直属教育部、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目标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按理,应该致力于特色学科的扎实建设,此时却在这里作出了“幺蛾子”!
共演一场“皇帝的新装”
关于这些似是而非的排行榜,相信坊友们会经常看到:美人最多的城市排名、绿色面积最大城市排名,更有甚者,有官员政绩排名、新官履职风评排名等等。
而发布这些排行榜的,经常能嗅到某些高校的身影,要么是挂靠关系,要么是集结了某些高校教授的民间机构、行业协会等等。圈内调侃:排行榜多到学校用不过来了。
那么,这些排行,靠谱的有多少?
“有一些是官方认可的,但很多都是类似行业协会,甚至学术中介机构做的。而一些专家、学者愿意去站台,是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头衔。比如,我常常收到类似于经济领域影响力学者、名人录等烂七八糟的邀请函,叫我交钱,就能给让我榜上有名。”208坊智库专家一Z姓教授坦言。
而随着专家们的深入透露,坊叔更是被这些利益链条的一波“神操作”惊到目瞪口呆。
这是一个行业内部一起表演的“皇帝的新装”,就是学者们知道那些排行榜是不权威的,这些发布者们也知道这样做是不正规的,但一拍即合的是,一些学者需要“头衔”,一些所谓“中心”需要项目。坊友们肯定看到过一些学者的名片,后面印满了五花八门的头衔,有些头衔你听都没听过。
“这都是哄骗外行的东西,有时候,政府也会被绕进去,被绑架。”Z教授透露,“你比如说,某个民间机构或者挂靠高校的某中心排行的最有影响力学者,有时也会是政府重要项目上的座上宾,小到基层治理的,大到城市规划的,他们被捧在真正的学者前面。但关于相关领域,或许他并不权威,只需要去猜测政府有关部门的倾向性想法,捡他们爱听的去说就可以。这样的循环,是一种劣币逐良的淘汰机制,会让真正的不去参加或购买这些排行榜的学者被剥掉话语权,持有话语权的又未必讲行话、讲真话,有时会严重影响重大城市规划、决策,造成资源浪费。”
据208坊智库某专家反映,自己就曾被邀请研讨某地特色小镇的建设,座谈会上,既有真正的权威专家,也有一些五花八门排行榜排出来的专家,“你会明显感受到,权威专家认为那里不适合建特色小镇,这个项目要谨慎。但排出来的专家,善于揣摩有关部门心思,想方设法提点子,让项目通过研讨。他们说近了是谋取一些个人利益,红包也好、以后的话语权延展也罢,但更长期的毒害是,不该建的特色小镇建了,不到三年就要拆。”
这种“政产学研”上的“不谋而合”,让一些别有用心者看到了权力、学术和利益之间的寻租关系,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热衷于搞排行,有的学者热衷于去为这些排行站台,有些高校又为什么热衷于挂上某中心。
研究“中心”里的“中空”充满了心照不宣的利益
公开资料显示,这次排行榜的发布者——长安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隶属于长安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被教育部果断打脸后,目前该研究中心已经诡异呈现为“当前站点已停止,请稍后重试”的页面。
看来,这个“中心”要暂时歇菜,什么时候回复,还没有官方消息。虽然,网页被删除了,一些其他“中心”的利益集成器,却揭开了冰山一角。
据208坊智库专家介绍,他们所在的研究领域里,其实有很多所谓的“中心”,有的学者被“聘请”为“院长”,“看起来是有行政头衔的,所以容易被采用,被奉为座上宾。而这些所谓研究中心,有的确实是正规军,但有很多是学术中介机构、行业协会成立的,他们在课题招标、政府项目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看来,这里面,恐怕不仅有学术寻租的戏在唱,更有一些权力寻租的戏在演。
Z教授坦言,自己曾收到过一个学术中介机构所谓“某中心”的邀请,做某个规划项目,“鉴于业内认为我最有发言权,他们可能就找到了我。但我听完一些相关介绍,立即拒绝了。因为这种中介机构,就是个皮包公司,里面是中空的。但是不要小看这个空壳形态,因为它有很强的运作能力,比如说,那次的项目是200万的经费,如果跟我们学校合作,是正规渠道,没有回扣。但如果这种所谓‘中心’来做,可能他只拿几十万元,其余的都有可能‘返回’有关部门,这里面的账目可能存在可操作的地方,我不愿意被当做羊头贩卖,更不愿意被利用,卷入这种灰色利益。但是,我知道他们的市场能存活,一定有一些套路。”
关于一些行业协会、“野鸡”学术中心,从中央到省市地方都进行过严厉整治,但圈内人告诉坊叔,还有一些“想办法为自己正名”,“与高校暧昧”,也有一些高校的“研究中心”确实乐此不疲。
从目前来看,长安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是否涉水,还未得知,它的“暂停网站”,看起来只是这次的排行榜实践被教育部打脸的余波,但不知其余的,部分所谓的“中心”,是否藏有心照不宣的利益,那就期待法治、纪律之剑能够震慑,或者他们不经意的“翻车”了。
来源:208坊 作者:二水 Z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