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有什么好的科幻点子 《三体》中让你印象最深的科幻点子有哪些?以及他们的科学背景?

2020-07-21知识5

科幻作品有哪些颠覆过你的脑洞、设定或点子?为什么? 国内外有哪些写有详细技术细节的科幻小说?请举例说明。希望大神(OR 业内大牛)举例说明一下。《三体》中让你印象最深的科幻点子有哪些? 可以从一个比较理论的看度,看看《三体》的有趣和深度。我们知道,(西方)现代主义的一大追求是回到自然、追求透明与无中介,这既是对主体的想象,也是对再现主体的语言本身的要求。而前现代的的语言观即是认可语言的透明化,将语言等同于观念。刘慈欣想象了某种透明的语言机制,可以直接将文学的“内容”呈现给读者,并与读者进行“交换”与“对话”。这如同刘慈欣写作中的“上帝视角”,可以同时看见过去与未来,“站在同时可以看见两个过程的地方”,在这样的观照下,“历史也是透明的”。所以他在短篇小说《诗云》中说地球“被掏空了”,变成了气球。那个“宇宙深渊中的舞台”,是“无限薄的平面”,“没有厚度”等等,这些小说中描写到的细节也印证了上述机制。事实上,《三体》中最关键的一个细节是关于思维的“透明”与否,这甚至关乎文明根本的差异及其存亡。三体入侵者的思维是“透明”的,这也对应着面壁者与破壁人之间的激烈交锋。这是小说中非常具有想象力的设置。因此,小说对“透明”机制的呈现也是双重的,既有具体宏细节与微观事物的描绘,也是对某种想象力的自觉实践。某种意义上,科幻小说的诞生即来自这种“透明”的欲望与神秘感。《三体》的文学性可能也。如何将自己的科幻点子变成一部小说?或者有没有小说速成班? 没有小说写作功底,只是单纯的有想法,附赠几个写过的东西—-—《液态物质》一天,地球…有哪些类似1:4:9的石碑一样绝妙的科幻点子? 我来卖自己的设定了.假设所有的暗物质都是地外古老文明的经过隐形的舰队.全息图像:如你们中…《三体》中让你印象最深的科幻点子有哪些?以及他们的科学背景? 书里对暗物质的解释,让我越想越心凉。程心、艾AA和关一帆见面后,关一帆曾经向她们解释了被二维化后的太…有哪些类似1:4:9的石碑一样绝妙的科幻点子? 这个问题中所谓1:4:9的石碑,指的是阿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说《2001:太空漫游》中提到的黑色方碑。在《2001:太空漫游》中,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外星文明留下的一块黑色方碑。有趣的是,人类穷尽最高测量精度,所测得方碑三条边长的比例都是1:4:9,没有丝毫误差。外星文明在用这种方式狂妄地展现自己的力量。类似的科幻点子,《三体》中也有,而且灵感应该就来自于黑色方碑。在《三体》中,人类首次与三体文明派来的探测器—水滴接触时,对其光滑的表面展开了测量。结果,放大倍数从100倍、1000倍、10000倍.到当时人类科技的极限1000万倍,水滴表面都显得一片光滑。就是这么一个细节,将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之间的实力差距展露无遗。而且,这种差距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文学#科幻小说#刘慈欣#三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