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古港的主要景点 黄埔古港历史陈列馆投资45万元左右,利用黄埔村内的梁姓祠堂改造而成,总面积约达2000平方米,将由壁画区、实物区以及中心展区3个部分组成。其中,实物区是陈列馆最有特色的部分。设计人员将四散在黄埔古村内的40多件历代建筑材料,如石梁、石柱、石刻等集中在一起,在院落中营造出一个“残垣断壁”的景区。设计人员称,他们没有选择把这些文物围起来展出,是希望让游客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古港文化的辉煌,能唤起一种类似走进圆明园的怀旧之情。在展馆的壁画区内,横亘着一幅长31米、高1.5米的大型汉白玉描金壁画。画内描绘了黄埔古港“一港通商”时期万船来埠的繁荣景象,著名的“歌德堡号”、“中国皇后号”等都位列其中。据了解,这幅壁画是在一些外国人写生留下的图画的基础上设计而成,全画力求逼真地反映出黄埔古港当时的繁华景象,堪称经典之作。展馆2楼是全馆的中心展区。此处沿用了清朝古建筑风格,区内按照传统的“锅耳房”形状设计的展板位“九曲十八弯”。这布置26个展板,古港的辉煌和古村的遗韵尽归于此。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4块重修南海神庙碑刻也收藏在这里。百年沧桑。当昔日的辉煌逐渐消失在慢慢淤积的古港渡口,黄埔村沉默了。今天的黄埔村已经。
黄埔古港中与华侨有关的历史建筑。 有的,未删减,戳我的头像
黄埔古港码头的历史沿革 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自宋代以后,黄埔村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时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明清以后,黄埔村逐步发展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全国设江、浙、闽、粤四海关,粤海关在黄埔村设黄埔挂号口和税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在全国撤销江、浙、闽三海关,仅保留了粤海关,指定广州为惟一对外贸易口岸据《黄埔港史》记载,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80年间,停泊在黄埔古港的外国商船共计5107艘,黄埔古港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中外贸易商船的唯一停泊地。瑞典商船“哥德堡号”在十余年里三次抵达这里,对中瑞早期的贸易起到了重大作用。
黄埔港的历史精华所在:黄埔古港历史陈列馆 黄埔古港陈列馆是在村内梁姓祠堂的基础上改造而成,总面积约达到2000平方米,由壁画区、实物区以及中心展区3个部分组成。在偌大的院内,最醒目的是一幅长达31米、高1.5米的大型汉白玉描金壁画。这幅壁画描绘的,正是当年黄埔古港“一港通商”时期万船来埠的繁荣景象,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瑞典著名的“歌德堡号”以及美国的“中国皇后号”。这样一种万舸争流、千帆满江的场景,在早期的外销画中是较为常见的题材,当年来广州的外国人留下了一幅幅生动的写生,这幅壁画正是在此基础上的再现,生动地反映出黄埔古港曾经的繁华景象。因为是以黄埔古港为主题的陈列馆,位于2楼的展馆中心区自然是必看之处。展览陈列的布置颇有特色,以清朝古建筑风格,按照传统的“镬耳屋”形状设计的展板位“九曲十八弯”,将黄埔古港的辉煌以及黄埔村的历史娓娓道来。值得一提的是,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4块重修南海神庙碑刻也被收藏在这里。而在院内的实物展区,散落在黄埔古村内的40多件历代建筑材料,如石梁、石柱、石刻等,被集中摆放在这里,给人一种“残垣断壁”的感觉,有意无意间,历史的沧桑感与黄埔古港的过去找到了某种联系。管理陈列馆的阿姨是黄埔村人,笑着说自己以前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