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塔儿沟钨矿床 塔儿沟钨矿床位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鱼儿红乡,由甘肃省原区域地质测量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现并作了简单评价,甘肃省地质局第四地质队后于1966~1972年及1980~1985年两度进行勘查工作,证实为一主要由矽卡岩白钨矿床和石英脉钨矿床组成的特大型钨矿床。(一)区域地质背景在区域构造上矿区位于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西段,北邻由太古宙英闪岩-奥长岩-花岗闪长岩-变质碎屑岩、大理岩和角闪岩组成的华北地台。区内出露的前寒武纪地层有:古元古界北大河群片岩夹大理岩、斜长角闪岩和长英质黑云母岩;中元古代蛇绿岩;中新元古代镜铁山群杂色千枚岩;新元古界大柳沟群粉色碳酸盐岩。晚古生代地层主要为变质碎屑岩夹火山岩和奥陶纪海相火山岩夹碳酸盐岩等。矿区范围内出现的地层为古元古界北大河群第二岩组和第三岩组。第二岩组为角闪岩和片岩。第三岩组主要由结晶灰岩和白云母石英片岩组成。塔儿沟大部分矿化主要产于第二岩组的中部(图17-9)。图17-9 塔儿沟钨矿区地质简图(据张作衡等,2002)在北祁连造山带西段,北西西向直滑断层和压性褶皱非常发育。本区构造线总的方向为310°~330°,地层倾向南西。上述与地层走向大体一致的走滑断层及次级断裂裂隙具有压扭性质。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小西弓金矿床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塔里木板块敦煌地块北缘安北旧寺墩构造岩浆带(图5-1),北距柳园-大奇山断裂约13 km,南与小西弓-跃进山区域性深大断裂毗邻。区域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一套中高级区域变质岩和第四系冲洪积沉积物。区域变质岩系时代属前长城系(甘肃省地质矿产局,1991),根据岩石组合和地层接触关系由老到新可分为老君庙群、黄尖丘群和西尖山群,分别相当于敦煌岩群的A、B和(C+D)岩组(殷先明,2000),其中,老君庙群以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变粒岩、斜长石英片岩为主,发育眼球状、条带状构造;黄尖丘群由下部石英片岩、大理岩和上部的斜长角闪岩、大理岩和石英片岩夹层组成,以出露大量大理岩为特征;西尖山群主要由石英片岩、绢云绿泥片岩、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组成,可分为上、下两个亚群,其中下亚群第四、五岩组和上亚群第二岩组构成金矿体的直接围岩(聂凤军等,2002a)。由北向南矿区发育三条韧性剪切带:①小西弓北韧性剪切带:发育于黄尖丘群中,向东延续到乌龙泉东至西尖山等地,该带构成黄尖丘群和西尖山群的分界线;②小西弓韧性剪切带:发育在西尖山群变质岩中,构成小西弓矿床南矿带的主体;③杨圈沟-。
非金属矿产有哪些
“岩群—岩组—岩段”的划分原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