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如何看待戏曲艺术的衰落?戏曲艺术今后将如何发展? 兴化淮剧票友蒋小琴

2020-10-12知识10

我国共有几大戏曲种类 京剧和其它剧种区别在哪 全国戏曲全部种类介绍:彩调剧 藏剧 潮剧 楚剧 凤阳花鼓戏 广东汉剧 桂剧 汉剧 黄梅戏 徽剧 荆州花鼓戏 柳子戏 吕剧 山东梆子 绍剧 四川曲剧 甬剧 云南花灯 壮剧 越剧 粤剧 。

如何看待戏曲艺术的衰落?戏曲艺术今后将如何发展? 兴化淮剧票友蒋小琴

晋剧打金枝,金水桥,算粮等红黑生旦净都有为什么不在五大剧种之列? 根据流传范围的广泛,影响力大小。晋剧属于地方剧种,和沪剧,锡剧,淮剧,苏州评弹一样,在全国没有形成大气候,收看率稍低,观众相对少些,排名自然往后退。五大剧种,音乐和唱腔设计得动听悦耳,演技精湛,令人注目,受到人们的喜爱,产生共鸣,算在行列内名副其实。

如何看待戏曲艺术的衰落?戏曲艺术今后将如何发展? 兴化淮剧票友蒋小琴

歌曲和戏曲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听到戏曲很多人会觉得难听,而歌曲是好听呢?你好,谢谢你的邀请!你这是两个问题,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歌曲和戏曲的区别是什么。

如何看待戏曲艺术的衰落?戏曲艺术今后将如何发展? 兴化淮剧票友蒋小琴

相声、京剧为什么在南方没什么人看? 谢谢邀请:我认为原因应是各处有各处的喜好吧,如南方的越剧、粤剧到北方喜欢的也较少,但这并不等于这样东西好与不好,而是人们欣赏习惯的差异。现在随着文化、信息及人员交流的加大,这种地域差异也在逐渐减少。

秦淮区的文化 秦淮有2000多年的人文历史,共有50篇《南京白局曲谱集》及《秦淮民间故事》、40首歌谣、1000条谚语,出版了十六辑300万字、反映秦淮人文历史的《秦淮夜谈》,整理重刊了《金陵大报恩寺塔志》、《秣陵古迹》、《金陵岁时记》、《秦淮人物志》等地方古文献。各社区民间艺人创作、制作有灯彩、风筝、剪纸、空竹、古埙、烙画、石画、微雕、脸谱、结绳等工艺品。每年秦淮区组织龙舞、狮舞、花灯舞、马灯舞、大头娃娃舞、河蚌舞、花船舞、江南碟舞等具有秦淮地方特色的化妆表演队伍,在夫子庙文化庙会、金秋美食节等文艺活动上的演出。秦淮区组织的夫子庙地区各展览馆、各餐饮店家,以古装形式开展的“夜泊秦淮”、“仿古婚礼”、“贡院乡试”、“鲤鱼跳龙门”、“香君抚琴”等民俗艺术表演活动。秦淮区民族民间音乐主要以“南京乐社”、“南京古琴社”为龙头,以区文化馆为阵地,开展民乐、古琴雅集活动。已举办了“江苏省首届古琴学术研讨会”,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打开艺术之门”古琴专场演奏会、“古典音乐会”、“新竹笛演奏会”、“刘正春古琴演奏会”和“昆曲票友交流演出”以及京剧、淮剧、越剧等清唱会、大奖赛。中央电视台在戏曲频道播放了该区京剧社团大会。

如何看待戏曲艺术的衰落?戏曲艺术今后将如何发展? 作为一个脑残戏曲粉,也不得不说,以唱念做打为中心,角儿中心制的传统戏曲完蛋是迟早的事。一是编剧,没…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的娱乐方式 可参2113考这篇文章20世纪526150年代海派文化的繁荣-钱乃荣谈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海派文化的文章4102见得很多1653,但是人们似乎忽略了50年代的海派文化。本文试图回顾和追述50年代上海海派文化的真实面貌,探讨海派文化在50年代的繁荣及其后来急剧衰落的原因。50年代的海派文化,既生根于三四十年代深厚的土壤,又加入一股清新奋发之气,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弘扬,在成熟中继续获得发展。50年代海派文化的特点是:散播面广,民间的参与度高,文化气息浓厚,群众热情高涨,中外元素渗透,雅俗共享同乐,表现了海派都市文化浓郁的上海和江南地方特色,与其他地区的乡土文化、京派文化有明显的差异。它是40年代上海文化的惯性延续,又是新生活时代精神的硕果,表现了富有活力、多样化争艳、市民化低圌价参与的显著风格。具有近50年传统的上海电影文化在解放之初的上海,延续其欣欣向荣的势态。40年代布满上海街区的影戏院依然开放,又在劳动人民集中居住区域开设了新的电影院或电影放映场点,一些工人文化宫中也安排电影放映专场,电影的票价长期维持三角一张,这使电影的放映从解放前主要对象为白领等上层人士的娱乐迅速转变成完全市民性的娱乐活动。50年代。

作为一个八零后,喜欢戏曲是不是很另类? 这有什么另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戏曲有它独特的魅力,别说80后喜欢,90后00后喜欢的人也很多,喜欢意味着发展,发展意味着传承。

你为什么喜欢戏曲? 应答:戏曲是中国的精髓呀!上小学时正是《样板戏》很盛行的小候,而每天早上听过有线广开始曲社会主义好后,插一段新闻,天气预报后,就是样板戏了,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海港,杜鹃山。几乎每天听时间长了,耳濡目染,爱好上了,有了兴趣后,也看古装戏,龙鳯呈祥,打鱼杀家,霸王别姬,五家坡,失,空,斩等等,是越听越精,慢慢的学唱,还研究上了,从梅兰芳,张君秋,荀桂生,尚小云,也就是说,四大花旦,四大须声,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花脸,老声名家一下也记不清了。基本能分辨是哪一派,但不准确,爱好一直至今,不光喜欢京剧,而且,越剧,沪剧,锡剧,杨剧,淮剧,秦腔,云南花鼓戏,京韵大鼓,河北梆子,河南豫剧,爱好广,但不精,这也许是各人爱好吧!而从小受熏陶也有关系!再见!

折子戏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我个人认为,哥哥只是一个引子,折子戏更多的是在诠释人生的聚散离合。折子戏也许是你我最好的一段人生时光,好比是青春岁月,因为这一刻,不用为未知的结局而不安,因为折子戏本就没有结局。尽管歌里说折子戏不会上演结局,但是你我都青春,到最后会是怎样的结局。

#戏曲频道#文化#折子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