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谒金门·风乍起 谒金门宋词赏析

2020-10-12知识8

冯延巳大的谒金门 你可以 看下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下阕 字数是一样的.王的 添了字 多了 一个“添”字.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什么含义 风乍起,吹2113皱一池春水大意为春风乍起5261,吹皱了一池碧水。出自诗人冯4102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1653原文:谒金门·风乍起【五代】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译文: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我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这时候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扩展资料:作品特色冯延巳擅长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个人的哀怨。这首诗写得清丽、细密、委婉、含蓄。这首脍炙人口的怀春小词,在当时就很为人称道。尤其“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传诵古今的名句。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动。下片以抒情为主,并点明所以烦愁的原因。参考资料:-谒金门·风乍起

谒金门宋词赏析

谒金门 赏析 谒 金 门 冯延巳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赏析:这 首 词,妙 在“吹 绉 一 池 春 水”。南 唐 中 主 之 所 以 对 这 句 好 词 出 自 冯 氏 之 手 有 点 醋 意,是 因 为 他 感 受 到 了 这 个 佳 句 的 绝 妙 之 处,不 仅 在 写 景 真 切,观 察 入 微;而 且 在 于 以 灵 动 之 景 牵 灵 动 之 情。对 于 在 花 园 香 径 中 玩 耍 的 女 子 来 说,那 吹 绉 的 不 是 春 水,而 是 春 心。吹 得 春 心 荡 漾 的 不 是 风,而 是 鸳 鸯 成 双 成 对、交 颈 相 亲 的 情 态。所 以 她 不 知 不 觉 地 把 手 中 的 杏 花 揉 碎 了,头 上 的 玉 簪 快 掉 下 来 也 不 去 管 它,心 中 想 到 的 是 自 己 心 上 的 人 儿 现 在 何 处?何 时 才 会 回 到 自 己 身 边?喜 鹊 的 再 次 鸣 叫,又 勾 起 她 的 期 待,但 谁 又知 道 新 的 期 待 不 是 新 的 失 落 呢?谒金门风露底。石上岸巾愁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231613833起。月到房心天似水。乱峰清影里。此去登瀛须记。今夕道山同醉。春殿明年人共指。玉皇香案吏。

谒金门 简介 上下阕共四十五字。一韵到底。格式: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朱淑真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鉴赏“谒金门” 词人小传:冯延巳(约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南唐烈祖(李?c)时为秘书郎,与李璟游处。保大中,累官自中书侍郎拜平章事,出镇抚州。后再入相。

谒金门的作者是五代的。 词牌《谒金门》作者是五代的有:冯延巳《谒金门》,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双调,仄韵四十五字。代表作有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李好古的《谒金门·花过雨》等。谒金门·风乍起朝代:五代作者: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平仄#谒金门#冯延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