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互负债务抵消法律规定 合同法对债务相互抵消是怎样规定的?

2020-10-12知识12

合同法对债务相互抵消是怎样规定的 抵销,是指二人互负债2113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5261务之清偿,而4102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根据我国1653《合同法》第八十三条【债务人的抵销权】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第九十九条【债务的抵销及行使】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第一百条【债务的约定抵销】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

互负债务抵消法律规定 合同法对债务相互抵消是怎样规定的?

债务互相抵消的条件是什么 债务抵消是指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的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同等数额内互相抵消。债务抵消的条件如下:一、抵消人与被抵消人之间互负债务、互享债权。

互负债务抵消法律规定 合同法对债务相互抵消是怎样规定的?

债务抵消的法律规定都有哪些 所谓约定抵消就是当事人互负债务,但标的物种类、品质甚至数量均不相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进行的抵销。债务抵销一方面可以免去双方交互给付的麻烦,节省清偿债务的费用;另一方面可保证债权的效力,以免先为清偿者有蒙受损害的危险,特别是在破产程序中,破产人对于债权人有反对债权时,其债权人得以抵消,免除自己的债务,从而使自己处于优先清偿的地位。债务抵消分为法定抵消和约定抵消两类。《合同法》第99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法定抵消不得附有条件或者期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九条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法定抵消不得附有条件或者期限。

互负债务抵消法律规定 合同法对债务相互抵消是怎样规定的?

债权人与债务人互负到期债务可不可以抵消

合同法对债务相互抵消是怎样规定的? 所谓约定抵消就是2113当事人互负债务,但标的5261物种类、品质甚至数4102量均不相1653同的,经双方协商一致,进行的抵销。债务抵销一方面可以免去双方交互给付的麻烦,节省清偿债务的费用;另一方面可保证债权的效力,以免先为清偿者有蒙受损害的危险,特别是在破产程序中,破产人对于债权人有反对债权时,其债权人得以抵消,免除自己的债务,从而使自己处于优先清偿的地位。债务抵消分为法定抵消和约定抵消两类。《合同法》第99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法定抵消不得附有条件或者期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九条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法定抵消不得附有条件或者期限。

互负债务可以抵消吗? 问:叶某承租黄某一套私房已有数年,因叶某近来业务收益不佳,已拖欠黄某一年的租金未付。但黄某曾在一年前向叶某购买过一套音响,价值相当于一年的租金,也是至今未向叶某偿付。现叶某提出将黄某欠其的音响款与其欠黄某的租金相抵消,但黄某不同意,说什么“路归路,桥归桥”。请问:叶某与黄某相互的欠款究竟能否相互抵消如果可以,又如何操作张×答:先说第一个问题。叶某与黄某相互之间的欠款依法可以抵消。理由是—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消,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消的除外。这是一种法定抵消的规定,即当事人之间符合前述规定的条件时,任何一方可以行使相互间相当数额的债务同归消灭的权利。然而,行使债务抵消权利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的。其一,当事人之间互负的债务都是到期的债务,即都是已经应该偿还的债务;当事人之间互负的债务都是合法的债务,只要有一方不属于合法的债务,就不能进行抵消;当事人之间互负的债务都是没有争议的债务,如有争议,则应先解决争议的问题,否则亦不能进行抵消。其二,将要进行抵消的债务的标的物。

互负债务可以抵消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债务#法律#债务抵销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