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电压型可控硅控制器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和主要作用

2020-10-12知识10

可控硅与晶闸管有什么区别 晶闸管(THYRISTOR)又名可控硅,属于功率器件领域,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开关元件,可控硅是其简称,按其工作特性,可控硅可分为单向可控硅(SCR)、双向可控硅(TRIAC)。。

电压型可控硅控制器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和主要作用

如何判断可控硅模块的好坏?

电压型可控硅控制器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和主要作用

双向可控硅在加温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双向可控硅在加温电路中是起电子开关或交流调压的作用的,通过改变不同的触发脉冲,可以实现加热功率的调节。作为电子开关使用时,双向可控硅和继电器的作用类似,有无触点,开关速度快,并且成本低的优点,现在很多小家电中都使用可控硅来取代继电器控制加热了,不过很容易击穿烧坏。双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如上图中所示,有一个门极G和两个主电极T1和T2,没有阳极和阴极之分,它可以在正负两个方向导通,所以能当做交流开关使用。在双向可控硅经门极触发导通之后,即使撤去触发电压,也能够继续保持导通,直到交流电过零点时,两个主电极之间没有电位差且没有触发信号时才会截止,此时只有再加触发信号才能继续导通,这个过程周而复始,通过改变触发脉冲的宽度就可以改变通可控硅的导通角,从而达到调压和调速的目的。上图是一个简单的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220V交流电通过负载L,电位器R1和电阻R2对电容C1进行充电,当电容电压被充至达到触发二极管D1的触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同时双向可控硅也导通,灯泡开始亮起,在交流过零时,可控硅截止,电容又被充电,整个过程不断循环。由于电容的充电时间由上面两个电阻决定,所以调节电位器可以改变充电时间,继而改变可控硅的导通。

电压型可控硅控制器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和主要作用

电厂负荷50%mcr的mcr是什么意思?

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和主要作用 一、可2113控硅的工作原理:1、双向可控硅5261:双向可控硅是一种硅可控整流器件4102,也称作双向晶闸管。1653这种器件在电路中能够实现交流电的无触点控制,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具有无火花、动作快、寿命长、可靠性高以及简化电路结构等优点。2、双向可控硅除了其中一个电极G仍叫做控制极外,另外两个电极通常却不再叫做阳极和阴极,而统称为主电极Tl和T2。它的符号也和普通可控硅不同,是把两个可控硅反接在一起画成的,它的型号,在我国一般用“3CTS”或“KS”表示。3、用“TRIAC”来表示的。双向可控硅的规格、型号、外形以及电极引脚排列依生产厂家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电极引脚多数是按T1、T2、G的顾序从左至右排列(观察时,电极引脚向下,面对标有字符的一面)。市场上最常见的几种塑封外形结构双向可控硅的外形及电极引脚排列就可以工作。二、主要作用:1、普通晶闸管最基本的用途就是可控整流。以最简单的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为例,在正弦交流电压U2的正半周期间,如果VS的控制极没有输入触发脉冲Ug,VS仍然不能导通,只有在U2处于正半周,在控制极外加触发脉冲Ug时,晶闸管被触发导通。2、通过改变控制极上触发脉冲Ug到来的时间,就可以调节负载上输出。

请问三相四线电缆漏电怎么查到 漏电保护器常识与专用IC电路介绍 漏电电流和漏电保护器的介绍漏电电流;国际有关权威机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755)》规定为:剩余电流。准确的定义为:接地性故障电流。。

可控硅是电流控制,还是电压控制元件? 可控硅、GTO是电流触发,其中可控硅触发导通后要等到电流过0时才关断;GTO称之为可关断可控硅,可以在有电流时关断。MOSFET和IGBT是电压控制器件,类似于场效应管,可通过栅极电压控制其导通和关断,开关速度高于GTO,由于MOSFET的耐压水平不能再继续提高,后推出场效应管与双极型管结合的器件IGBT。它们共同的作用就是可以用较小的电流(或电压)去控制较大的电流,同时都具有单向导电性,均可作为整流和逆变元件使用,但相比之下,可控硅的应用范围相对狭窄,但因为这些器件中,可控硅是最廉价的,工艺成熟,可做成高压、大电流,所以在整流、大功率的同步逆变、调功等装置中还是有较大优势。IGBT与GTO、MOSFET器件相比在开关速度、耐压、驱动功率上有更优异的特性,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变频器、有源滤波和补偿、逆变等领域。

#可控硅整流器#漏电开关#三相四线#可控硅#电缆接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