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是什么意思啊 胡澍印谱

2020-10-12知识9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是什么意思啊 “春风大雅能容物”,意指温暖的春风雅量高远,有包容接纳世间万物的大爱情怀,何等气度。“秋水文章不染尘”,即谓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清澈明净,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其深刻的潜藏蕴含了一种脱俗无尘的境界。此联是清朝邓拓自题于安徽省怀宁县邓宅铁砚山房卧室的楹联。因风格飘逸出尘,涵义隽永为人们所称颂。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扩展资料邓石如幼年时家境贫寒,一生社会地位低下,这样一位读书不多的“一介布衣”,成长为伟大的艺术家,全靠艰定不移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锻炼。他十七岁后,就开始以书刻自给。三十岁后,通过友人介绍,陆续认识了南京梅缪三兄弟等友人,遍观梅家收藏的金石善本,凡名碑名帖总要临摹百遍以上,为此起早贪黑,朝夕不辍为以后的篆刻艺术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础。所以,当时人评他的四体书法为清代第一人。邓石如时代,正值皖、浙两派称霸印坛之时,但他绝不满足于前人印家所取得的成果,而以自已雄厚和书法为基础,做到“书从印出,印从书出”。打破了汉印中隶化篆刻的传统程式,首创在篆刻中采用小篆和碑额的文字,拓宽了篆刻取资范围,在篆刻上形成了自已刚健婀娜的风格,。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是什么意思啊 胡澍印谱

请介绍一下<<二金蝶堂印谱>>.. 《二金蝶堂印谱》是魏稼孙于壬戌(1862)夏开始搜集。赵之谦大量创作亦是从此时始,约半年而成初稿。次年秋冬魏至京小住,新增部分作品,而后随刻随寄,直到甲子(1864)年,才完成印谱。在壬戌(1862)、癸亥(1863)、甲子(1864)三年中,赵氏为魏稼孙刻二十多方,为老友胡澍刻近二十方,为金石好友沈均初刻三十余方。加上自用印及为其他好友的所刻之印,三年刻印二百余方,占赵之谦一生刻印一半多。此就是《二金蝶堂印谱》之缘起!看下面的网址,说的详细些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是什么意思啊 胡澍印谱

邓石如的邓石如篆刻艺术鉴赏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又名顽伯,号完白山人,又号完白、古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等,安徽怀宁人。有人把他归为皖派,更多的人因为推崇他在篆刻史上杰出的贡献,而尊为“邓派”。邓石如幼年时家境贫寒,一生社会地位低下,他自已说:“我少时末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年二十,祖父携至寿州,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识字人相待。这样一位读书不多的“一介布衣”,成长为伟大的艺术家,全靠艰定不移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锻炼。他十七岁后,就开始以书刻自给。三十岁后,通过友人介绍,陆续认识了南京梅缪 三兄弟等友人,遍观梅家收藏的金石善本,凡名碑名帖总要临摹百遍以上,为此起早贪黑,朝夕不辍为以后的篆刻艺术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础。所以,当时人评他的四体书法为清代第一人。邓石如时代,正值皖、浙两派称霸印坛之时,但他绝不满足于前人印家所取得的成果,而以自已雄厚和书法为基础,做到“书从印出,印从书出”,打破了汉印中隶化篆刻的传统程式,首创在篆刻中采用小篆和碑额的文字,拓宽了篆刻取资范围,在篆刻上形成了自已刚健婀娜的风格,巍然崛起于当时的印坛,可说与皖。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是什么意思啊 胡澍印谱

#文化#艺术#书法#邓石如#篆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