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托妮·莫里森的介绍 托尼莫里森 recitatif

2020-10-12知识41

托尼·莫里森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托尼·莫里森简介:姓名:托尼·莫里森;出生年代:1931年;职称:作家;国家:美国;个人情况:莫里森于1931年2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附近的罗伦镇,原名琪洛·沃尔德。莫里森12岁便开始打工,同时顽强地坚持学习,1949年终于进入华盛顿专为黑人设立的霍华德大学。1953年大学毕业后,莫里森进入康奈尔大学深造,研究福克纳和吴尔夫的小说,于195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此后她先后在南德克萨斯大学和霍华德大学教书。她与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结婚,并开始试笔写作。1964年与丈夫离婚后,莫里森离开霍华德大学,到纽约兰登出版公司当编辑。1976年后又担任教职,曾在耶鲁大学、巴德学院教授黑人文学和小说创作,现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她的作品在1970年后陆续发表。她的第一部作品《最蓝的眼睛》的发表,为她赢得了“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的称号。1973年,她推出了第二部小说《秀拉》。后又有《所罗门之歌》(曾获得过美国图书评论奖)、《沥青娃娃》、《宠儿》(获得过普利策奖),《爵士乐》。1993年,由于她“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像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托尼·莫里森有哪些成功故事? 如果云一直横向去追这急流而下的河流,那就意味着它永远不会成功;但当它停下来的时候,它发现了一个秘密:它离大海只有3英里。1987出版年的《宠儿》是她最重要的作品,此作获1988年普利策小说奖。莫里森于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96年她因对美国文学的卓越贡献而获得了国家图书基金会奖章。莫里森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她娴熟地潜入语言之中,并清除种族主义的羁绊,赋予文学语言诗一般的光采。她的作品《宠儿》在题材的深度上较之于其他作家的相关作品,有明显的拓展.她采用不同的人物视角,并穿插着意识流的手法,把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各自对过去的回忆都展示了出来。这部作品在结构上跨度较大,且十分自由。作品时间、地点的不断更换也许给读者一种混乱的感觉,但这正是作者的大胆之处,她相信读者的水平足够认识到她的艺术手法的高超之处,这一手法使得她能够在相对来说比较简短的小说中活脱地表现出多位人物的特点与经历。莫里森把现实主义手法与民间歌谣成功地结合了起来,这一结合非但强化了其文学的真实性,也强化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托尼·莫里森小说的最大特点是语言的运用巧妙,那是一种内容丰富但是用词并不华丽的语言。作为作家,她的创作主题是。

托尼 莫里森 《修拉》 那个貌似还没有中译本 英文版的话,可以去香港买嘛,或者托人从美国带,或者上外文书店找找,不过最后一种可能性极小。

托尼莫里森 是后殖民主义作家么 谈谈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又译托尼?莫瑞森,1931年2月18日出生于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附近的小镇洛雷恩。她的母亲是教堂唱诗班的领唱,父亲是一个造船厂的电焊工。莫里森的父亲擅长讲述黑人民间传说和鬼故事,她从小深受黑人文化熏陶。1949年,莫里森从洛雷恩高中毕业,进入了霍华德大学学习,主修英语,辅修古典文学。1953年,从霍华德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莫里森进入康奈尔大学研究院继续深造。1958年,她与牙买加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结婚,并生有两子。六年后,婚姻破裂。1965年,离异后的莫里森辞去霍华德大学教职,到兰登书屋下属的辛格出版公司担任教科书编辑与高级编审工作。其间,她还相继在耶鲁、巴德、纽约州立大学兼任教职。1962年莫里森参加了一个写作小组,在工作之余进行创作,写作了一个短篇故事,这即是她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的雏形。1970年,《最蓝的眼睛》正式出版,即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莫里森在美国文坛上的成名作是1977年出版的《所罗门之歌》

关于托妮?莫里森的生平介绍有哪些? 托妮?莫里森(1931年—),美国 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如《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 歌》等作品均是描写美国黑人生活的优秀作 品,作品文笔细腻。

莫里森的宣叙 怎么理解啊 莫里森唯一一篇短篇小说《宣叙》(“Recitatif”,1983)写白人的意图之一是衬托黑人的特点。与白人相比,黑人的特点主要是:1、有精神追求—罗伯塔的母亲随身带《圣经》,而玛丽热衷跳舞;2、有爱心—罗伯塔母亲给罗伯塔带来许多礼物,而玛丽空手来看特怀拉;3、有忍耐力—麦吉挨打挨骂而保持沉默,而玛丽对冷淡的罗伯塔母亲辱骂不止;4、有种族意识—罗伯塔始终不忘玛吉的屈辱并不断深化对它的认识,而特怀拉及其公婆所注意与回忆的多是琐碎小事;5、有社会知识—罗伯塔了解种族关系的现状,而特怀拉对此一无所知,甚至都不清楚当时蜚声全国的亨德里克斯的性别;6、有反抗精神—罗伯塔与许多黑人上街抗议,而特怀拉无动于衷。黑人的这些特点自然与作品中黑人遭受歧视的经历以及争取平等的目的有关。但事实上,莫里森一直要求自己对种族主义保持警惕。她撰写《在黑暗中弹奏》一书,目的就是反对白人作家中存在的种族二元化的写作方式以及读者的盲从。莫里森曾明确宣称:“我所写过的唯一一部短篇《宣叙》,尝试抹去涉及两个不同种族人物故事的全部种族解码,虽然对于人物自己来说种族身份总是关键的。莫里森在俄亥俄州一个名叫洛林的小镇长大,那里聚集着来此地。

托妮·莫里森的介绍

#后殖民主义#宠儿#文学#读书#作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