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预应力张拉锚固按锚固原理分类有哪几种 群锚张拉与分锚单束张拉

2020-10-11知识4

预应力筋要对称张拉,请问什么是“对称张拉”? 就是两端同时张拉,张拉的时候可以选择一段固定,用固定的锚具,然后另一端采用张拉工具进行张拉,对称张拉就是两端都用张拉工具,这样受力均匀。

预应力张拉锚固按锚固原理分类有哪几种 群锚张拉与分锚单束张拉

后张法 钢束张拉顺序 一、钢2113束为长束和短束时。应该是先张拉长束5261,后张拉短束。假如反过4102来的话,当长束张完后,则短束的1653预应力损失太大,效率太低。?二、钢束为纵束、横束、竖向束时。应是先拉纵束,然后是横束,最后是竖向束。纵束是主要钢束,是根据当时施工进度而必须张拉的。横向束次之,有时一期作用下不张拉受力都通得过。竖向最后。?三、钢束在同一截面。首先要根据施工方法相应的受力要求确定。对于可同一工况张拉的同类型钢束(例如都是短束、或都是长束),应遵循对称,由内向外的原则。例如先张拉腹板束,再张拉顶底板。其实对于直线桥,截面张拉顺序对应力影响不大,可灵活调整。但是对于弯桥,研究证明,遵循对称张拉的大前提下,宜先张拉外侧腹板束,再张拉内侧腹板束。原因是外侧钢束会使曲率降低而内侧钢束则会增大曲率,即“外侧安全内侧危险”。?扩展资料: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张拉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施应力之前,应对构件的外观和尺寸以及锚垫板后的混凝土密实性 进行检查,并将孔道中的灰浆清理干净。2、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集中预制的混凝土箱梁宜按预 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集中预制的T梁宜按初张拉。

预应力张拉锚固按锚固原理分类有哪几种 群锚张拉与分锚单束张拉

我这一块20米空心板在张拉下面5根钢绞线束时,有一根被拉断了,对板有什么影响,该如何处理?请专家指教… 退锚换绞线重拉YCJ26型前卡式千斤顶是与群锚后张体系锚具配套使用的预应力张拉工艺设备,主要用于单孔或多孔群锚的逐根张拉施工,加配专用的撑脚,还可以用于处理在预应力张拉施工中出现不符合要求的预应力筋。

预应力张拉锚固按锚固原理分类有哪几种 群锚张拉与分锚单束张拉

预应力张拉完后怎样退索:1、预应力张拉完后退索需要专业设备以及专业人员施工。由专业预应力公司人员单根卸载,逐根卸载取出夹片,确保退锚过程百安全否则不能退锚。度2、必须先观察锚垫板(喇叭管)破损情况是否能进行退锚操作,确保安全才能实施。如果破损情况比较严重,钢绞线已被夹片割断或割伤,如果退锚钢绞线会断掉就无法退锚,要么整束版往后退,如果都不行就只能报废此束。3、用内卡式千斤顶,千斤顶先回油,压紧内卡夹片才能将千斤顶穿入钢绞线,千斤顶到工作夹片要预留一段距离,(此段距离要大于钢绞线的伸长值,以便取出夹片后放松钢绞线)然后缓慢送权油,待千斤顶顶到锚具上,并将夹片带出3-4cm时,用工具将工作夹片拨出,回油,退锚完成。

预应力钢绞线为多根组成一束,允许单根张拉吗? 预应力钢绞线为乘7根组成一束的,不允许单根张拉,不符中施工要求。我们这里是福建最大的钢绞线批发中心,希望可以帮到您,dianhua 一八九五零一四八七七二

锚具与p锚的区别,大家知道了吗? 适用于群锚构件端部受2113到限制的情况。5261二、YBM15(13)系列锚具:扁型锚具主要用4102于桥面横向预应1653力、空心板、低高度箱梁。使用它可傅后张构件厚度减薄,克服了群锚体系锚下预应力过于集中、锚具两个方向尺寸均较大的缺点,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合理。三、YM15(13)P固定端P型锚具:P型锚固体系包括挤压锚、螺旋筋、锚板、约束圈等。配合GYJ500型挤压机锚固。适用于构件端部设计应力大或端部空间受到限制情况。使用时,按需要预埋在混凝土内,待混凝士凝固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张拉。四、YM15(13)系列锚固体系:YM型锚固体系由张拉端工具锚、张拉端工作锚、固定端锚具、连接器、波纹管、锚下垫板及相应机具组成。应用范围为:1860MPa-2000MPa强度级别的预应力钢绞线。

钢绞线张拉是否要算油表回缩量 钢绞线张拉回缩量不是指油表的回缩量。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施工设计控制张拉力,是指预应力张拉完成后钢绞线在锚夹具前的拉力。因此,在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时,应以钢绞线两头锚固点之间的距离作为钢绞线的计算长度,但在预应力张拉时钢绞线的控制张拉力是在千斤顶工具锚处控制的,故为控制和计算方便,一般以钢绞线两头锚固点之间的距离,再加上钢绞线在张拉千斤顶中的工作长度,作为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理论伸长量的计算长度。在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时,钢绞线的外露部分,大部分被锚具和千斤顶所包裹,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无法在钢绞线上直接测量,故只能用测量张拉千斤顶的活塞行程,计算钢绞线的张拉伸长值,但同时还应减掉钢绞线张拉全过程的锚塞回缩量。钢绞线的承载能力应为总牵引力的4-6倍。一般计算式为:ΔL=ΔL1+ΔL2-b-c ⑴ 式中:ΔL1:为从初始拉力(桥梁施工规范规定一般为设计控制张拉力的10%~25%)至张拉设计控制拉力间的千斤顶活塞的张拉行程;ΔL2:为初始拉力时的推算伸长值(按规范规定推算求得);b:工具锚锚塞回缩量;c:工作锚锚塞回缩量。

#张拉设备#钢筋锚固#锚具#千斤顶#张拉控制应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