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人静而后安 安而能后定 英语翻译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出自哪里

2020-10-11知识16

“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此话出自于《大学》,原句如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当然,你将此提问,归纳于宗教类。则儒家的定、静、安这三个阶段与佛家提倡的是有区别,如果从佛家角度来讲的话它就是用一个“定”字概括。而从儒家的角度而言,则朱子认为,此定、静、安本身就是境界,要想进入这个境界首先要知道“止”,“知止”而后才能虑。近代的李叔同,即弘一法师,就曾提出,“知止而乐”,而非“知足而乐”。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这句话什么意思啊? 意思2113是: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5261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4102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1653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这句话出自于《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 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扩展资料: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其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

英语翻译 大学(学问的最高境界)的根本原则,在于明白最好的道德,在于亲爱百姓,在于停止于(达到)至善.知道达到的目标然后才有准则,有了准则然后才有内心宁静,内心宁静然后才能安适,安适然后才能思考,思考然后才能有收获.万.

求翻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 终始。知所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2113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5261躁;镇静不躁才能够4102心安理得1653;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会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是什么意思 人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出自春秋时期曾子的《大学》,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扩展资料:总体思想:《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出自哪里 出自:《礼记·大学2113》【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5261而后能4102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译1653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人静而后安 安而能后定什么意思 《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朱子有一段注:“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

“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从佛法说,就是由戒而生定,由定而得到慧,戒、定、慧三学是佛法的基本内容.安,是指内心的平静,不生杂乱的妄想;由安而得到心态的稳定,所以说是安而后定;由于心智的平稳,所以思考能力集中专一,自然就是智慧思维的起源;由于得到细致认真的反思,自然就是觉悟的道路.真能够完成觉悟了,也就没有什么疑惑和烦恼了.从儒家来说也一样,《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思……是出自那里的? “定而后能2113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5261能思…”出自《大学》。原文:大学之道,在4102明明德,在亲民1653,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翻译: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平心静气,平心静气然后才能仔细考虑,仔细考虑然后才能有所收获。扩展资料:“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思…”出自《大学》,《大学》的成书背景:《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据断代史学家班固在“《记》百三十一篇”下自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他认为《礼记》各篇的成书年代主要分布在战国初期至西汉初期这段时间。清代人崔述认为:“凡文之体,因乎其时…《大学》之文繁而尽,又多排语,计其时当在战国。综合而论,《大学》的成书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系出于。

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 悟而能后得 什么意思?

#礼记#知止#儒家#国学#大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