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侯氏制碱法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 联碱法吸氨工艺

2020-10-11知识10

联碱法和氨碱法的异同 189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1832-1922)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得了碳酸钠,是为氨碱法(ammomia soda process).反应分三步进行: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为什么侯氏制碱法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 联碱法吸氨工艺

联碱法(侯氏制碱法)和氨碱法的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图: (1)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NaCl+NH 3+H 2 O+CO 2=NaHCO 3↓+NH 4 Cl(2)CO 2 NH 3(3)NaHCO 3、NH 4 Cl CaCl 2、NaCl(4)不需要(5)b(6)不产生无用的CaCl 2(或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等)。(1)两种方法中沉淀池内产生的物质均为NaHCO 3 和NH 4 Cl且析出的均是NaHCO 3,发生的反应是NH 3+H 2 O+NaCl+CO 2=NaHCO 3↓+NH 4 Cl。(2)两种方法中煅烧炉内发生的反应均是:2NaHCO 3 Na 2 CO 3+CO 2↑+H 2 O↑,可见循环的X是CO 2。氨碱法中:向母液加入CaO后,生成NH 3 循环利用,排出液W中含有CaCl 2 及未反应的NaCl、Ca(OH)2 等。(3)联碱法中,母液中含有NaCl、NH 3、NH 4 Cl(少量)、NaHCO 3(少量)。(4)从理论上分析,氨碱法生产中的母液主要含有NH 4 Cl、NaHCO 3,加入过量CaO后,NH 4 Cl与Ca(OH)2 反应生成NH 3,显然不用补充氨气。(5)增大母液中c(NH 4+)和c(Cl-)均可以使NH 4 Cl析出。

为什么侯氏制碱法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 联碱法吸氨工艺

为什么侯氏制碱法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 原因:需要创建碱性条件满足反应。氨气的溶解度比二氧化碳高,氨气易溶于水形成氨水,而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生成的量将影响反应的促进,所以要先通入氨气,最后才。

为什么侯氏制碱法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 联碱法吸氨工艺

侯氏制碱法与氨碱法的区别是什么? 索尔维制碱法与侯氏制碱法(也叫做氨碱法与联碱法)guoyongbin 发表于 2006-8-10 19:15:28无水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它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还常用作硬水的软化剂,也用于制造钠的化合物。它的工业制法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一、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它是比利时工程师苏尔维(1838~1922)于1892年发明的纯碱制法。他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其化学反应原理是:NaCl+NH3+H2O+CO2=NaHCO3↓+NH4Cl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2NaHCO3=Na2CO3+H2O+CO2↑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CaO+H2O=Ca(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其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氨碱法的优点是: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但氨碱法也有许多缺点。

#侯氏制碱法#小苏打#氨气#苏打#氯化铵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