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气相总推动力 影响总传质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2020-10-11知识30

为什么液相推动力大于气相推动力 该气体则为易溶气体 对于内燃机(比如汽油机、柴油机)和火箭发动机来说,其原理是燃料与氧化剂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以产生推动力。氧化剂可以是氧气,也可以是其他物质,比如NO2、N2O等。对于蒸汽机来说,其原理是燃料与氧气反应,用反应放出的热来加热水,使其沸腾产生水蒸汽以推动活塞—燃料与氧气的反应只要产热就行,是否产生气体是无所谓的。

气相总推动力 影响总传质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何谓传质单元高度和传质单元数它们的物理意义如何 NOG为传质单元数,为一无因次量。(以y-ye为推动力)传质单元数相当单位推动力驱动传质时,引起混合气体组成变化的大小。反映了气体分离的难易程度。令(7.3.9)HOG为传质单元高度,单位m,(以气相总传质系数计算)传质单元高度相当于完成一个传质单元分离任务所需要的填料层高度为一传质单元高度HOG。或在推动力Δy=Δym作用下,使气相组成变化Δym,所需填料高度即传质单元高度HOG,如图7.3.5,显然,传质单元高度的大小反映填料性能的好坏。采用传质单元方法计算填料层高度。(公式略)

气相总推动力 影响总传质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以气相组分或液相组成表示总推动力的总吸收速率方程式,都不能直接用于全塔计算对吗? 错误

气相总推动力 影响总传质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总推动力为什么

什么是气膜控制,什么是液膜控制,各有什么特点 气膜控制是传质阻力主要集中于气相的吸收过程。特点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过程的传质阻力系数由气膜吸收阻力和液膜吸收阻力两者所组成。当吸收质为较大的气体时,溶解度系数的值变得很大,吸收阻力主要由气膜吸收阻力组成,即吸收速率受气膜一方的吸收阻力所控制。易溶气体与难溶气体相比,不仅溶解度大很多,溶解速率一般也大很多。液膜控制是指传质阻力主要集中于液相的吸收物。特点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过程的传质阻力系由气膜吸收阻力和液膜吸收阻力两者所组成,当吸收质为难溶气体时,H的数值变得很小,吸收阻力主要由液膜吸收阻力组成,即吸收速率主要受液膜一方的吸收阻力所控制。如以水吸收O2、CO2,传质阻力几乎全部集中在液相。扩展资料:原理溶解度大的气体,液相作质阻力在传质总阻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被吸收组分的吸收速率主要由气相一侧的阻力所控制。例如,氯化氢在水中的吸收,氯化硫在碱溶液中的吸收等。增加传质速率的途径是减少气相阻力,如增加气相湍流度或选用湍流度高的吸收设备。双模理论双膜理论由惠特曼和刘易斯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模型经多次改进,已成功用于环境中化合物在大气-水界面间的传质过程,较好地解释了液体吸收剂对气体。

影响总传质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因素:吸收剂用2113量、吸收剂的平均浓度差、操作压5261力和温度。4102传质系数包含了传质过程速率计算1653中的众多复杂的、不易确定的影响因素,其数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系的性质(如流体的物性、浓度分布及流体速率)、操作条件(传质的两相并流、逆流等)和设备的性能(填料特性)三个方面。传质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典型系统经验公式或传质系数的准数关联式计算得到。扩展资料:根据双膜理论,对于气液相传质体系,采用两相主体的浓度的某种差值表示总推动力而写出传质速率方程,其中的系数即为总传质系数。它的倒数为总阻力,为气膜和液膜传质阻力之和。以气相主体浓度和与液相主体浓度成平衡的气相浓度的差值为总传质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式,其系数为气相总传质系数。参考资料来源:—总传质系数

在逆流操作时,气、液两相传质的平均推动力表现为()。A.最大 B.最小 C.气相推动 参考答案:D

8、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

吸收的推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表示方法 气体吸收的推动力是组分在气相主体的分压与组分在液相的分压之差,此差值只有在平衡时才等于零。传质的方向取决于气相中组分的分压是大于还是小于溶液的平衡分压。为提高推动力,在选定吸收操作的工艺条件时,降低吸收剂温度等,选择对组分气体溶解度较大的吸收剂,或者改为化学吸收等,都是使平衡曲线下移的有效措施。提高吸收操作的总压强,有利于操作状态点的位置上移,这样也能增加吸收推动力,提高生产强度。

用气相浓度△p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传质速率方程为? 如果反应相是颗粒状催化剂,则相界面为催化剂的外表面,反应主要在催化剂的内表面上进行。内部传质模型把组成催化剂内表面的纵横交错的微孔简化为均布在催化剂内部的圆柱形。

#吸收系数#阻力系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