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唐朝开国24功臣是哪几位 唐高祖开国功臣

2020-07-21知识5

唐高祖的详细内容 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于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李昞为唐国公。李渊七岁时他父亲逝世,他世袭为唐国公。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鲜卑贵族独孤氏的亲姐妹,他曾深受隋炀帝的重用。615年李渊被调任到太原,太原也是他起家的大本营。在太原李渊成功地解决了北方突厥的威胁,同时他成功地战败了多支反隋军队,并通过受纳败军而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力量。617年7月,李渊正式开始起兵反隋。名义上他并不直接反隋,而只反隋炀帝。他从太原出发进攻长安并很快(617年11月)就占领了长安。他拥代王杨侑做皇帝,自封为大丞相和唐王。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后,李渊命令杨侑将帝位传给他,建立唐朝。唐朝建立,隋朝灭亡后李渊开始着手消灭其他反隋力量,在他的儿子李世民的帮助下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消灭了薛举、薛仁杲、李轨、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萧铣和梁师都等割据势力。最后一个梁师都是在628年被平定的,这时他已经将皇帝位让给李世民了。同时他又利用东突厥和西突厥之间的分裂稳固北部的边界,这是他有力量能够夺取中原的主要条件。在官僚制度上李渊基本上使用了隋朝的制度。在农业方面他颁布均田制,将田地。为什么唐高祖李渊建国后不杀功臣? 因为李渊没有那种只能同贫苦不能共富贵的思想,加上大部分功臣都是在李世民的门下。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1],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开皇中,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隋炀帝即位后,李渊又历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又升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大业十三年(617年),又拜太原留守。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贞观九年(635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上元元年(674年)农历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农历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请教】为什么唐高祖身为开国皇帝,却阻止不了“玄武门事变”的发生?到了最后还只能是退位为“太上皇” 最简单地说:实力。所谓的实力,即是关键人物的支持。实力使人能造后,实力也让人不得不反。李世民同学有个天策府,注意,开府了,即自己合法的拥有了自己私人班底。这些人有自己的利益,李二进步为后帝,这些人进一步成为开国功臣。李二靠边站,或许李二本人可能可以做个闲散王爷富家翁,但他手下呢,半辈子刀头舔血白费了,还会被人进一步边缘化。李二不反,也会被人黄袍加身的。桃花烟光 答友的回答基本很好了,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李二上台后,大量修改历史,给自己增光,给父亲、兄弟们抹黑,李渊应该没那么笨,那么软,李建成也没那么坏。唐高祖的水平在古代开国皇帝中究竟如何? 李渊的母亲与杨坚的皇后是姐妹,都是独孤信的女儿。李渊的祖父李虎与独孤信一样位列北周八柱国。所以,李渊家世显赫,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李渊的称帝建立唐朝,本质上与杨坚取代北周没有两样,都只是关陇集团内部统治阶层的变化。但李渊所面对的局面是隋末的群雄割据,远比杨坚要复杂。隋末,李渊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以及以李靖为代表的开国功臣光芒太盛,再加上李世民后来对自己的美化,掩盖了李渊本人的能力。但不管怎样,李渊知人善任则是一定的。与杨坚比,我觉得可能李渊更强一些,杨坚在古代其实声名不显,其得天下也被认为是最容易的篡位,只是今天我们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杨坚,才会对杨坚“过誉”,实际上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之后天下一统只是时间问题,若非宇文邕早逝,不会有杨坚称帝的可能。因此,在大一统王朝之中,李渊并不突出,但能力并不比司马炎、杨坚差,至于那些割据一方的开国皇帝其实绝大多数远不能与李渊相提并论。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明智的让出了皇位,避免了骨肉相残之后的父子相残,也避免了自己像赵武灵王、齐桓公、梁武帝那样的悲惨下场,同时也使大唐顺利完成了皇位的过渡。与秦皇汉武们相比,李渊是平凡的,但在中国历史上。如何评价唐高祖李渊,他的水平在开国皇帝中如何?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他的声誉之所以蒙受损失,第一是因为事实上他的统治时期很短,而且是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人物的统治期的中间:他前面的统治者是大坏蛋隋炀帝,他后面的则是被后世史家视为政治完人的唐太宗。第二,已如上述,是因为他建立唐王朝的功绩被他的接班人精心地掩盖了。实际上,唐高祖举兵反隋时尽管已年过五十,上了年纪,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有雄心壮志而又生气勃勃的和干练的领袖人物。有充分材料可以证明,他具有不凡的抱负,而且毫无疑问,恰恰是他策划了太原起事,并胜利地引导唐军进抵隋都。他对李密和东突厥人的外交攻势使得唐军能夺取大兴城,并且使得唐军能组织和加强在陕西的力量而无虞敌军的阻碍。后来,他的大赦、封官许愿和大加赏赐的政策,再加上李世民在战场上的胜利,有助于使新王朝取得很多必要的支援,并且促成了全国的重新统一。也正是唐高祖其人建立了初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武德之治,从任何现实标准来衡量,都算得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其结果来看,唐王朝已经打下了坚实的行政、经济和军事基础。总而言之,唐高祖为他儿子的辉煌统治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唐高祖的祖父是谁? 李渊(公元618-626),唐朝开国皇帝。鲜卑姓大野,字叔德。先世本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李氏。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隋的唐国公,死后谥唐仁公。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北周明帝明敬皇后与他的母亲和隋文帝文献皇后的皇后分别是鲜卑贵族独孤信的长女、四女和七女,他曾深受隋炀帝的重用。唐高祖是谁 唐高祖就是李渊啊,唐朝开国皇帝。介绍李渊其人李渊字叔德,甘肃临洮人,出身名门望族,他的先祖本是凉武昭王李皓的七代孙,其祖父李虎是西魏的陇西郡公,为威望最重的功臣“八柱国”之一,李渊七岁袭唐国公。如何评价唐高祖李渊,他的水平在开国皇帝中如何? 首先,李渊的出身在历朝历代皇帝中算相当高的,出身北周贵族,独孤皇后是其姨母,而隋文帝正是他的姨丈,所以至少相对于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贫苦出身的皇帝,李渊的先天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能够抓住机会在群雄争霸中脱颖而出,稳定住突厥称帝中原,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无论如何,他竟然无法阻止自己的子孙自相残杀,嫡长子被杀,他本人更是被李世民逼宫让位。然而,也不能因为他平庸,就批评他无能。尽管范文澜等人评价李渊“贪恋女色”,致使宫廷“女谒盛行”,他本人也用人偏私。但李渊的确在天下群雄中争到了最终的胜利。李渊利用皇亲国戚的关系,成为了当时镇守并州的门阀,拥兵一方。隋朝末年,他一面对北方卑躬屈膝求安稳,另一方面进攻中原南下,借力打力,夺取关中与河洛。李渊之所以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名声并不显赫,也许是因为隋唐之交的英雄璀璨如同星河,同时,他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实在太出风头。

#凌烟阁#鲜卑族#玄武门之变#杨坚#李渊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