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混凝土灌注桩验收规范 混凝土水下桩离析的处理措施

2020-10-11知识17

求混凝土灌注桩的水下灌注的方法及步骤 水下灌注混凝土 也称导管混凝土,是将混凝土通过竖立的管子,依靠混凝土的自重进行灌注的方法。适用于灌注围堰、沉箱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桩基础等水下或地下工程。

混凝土灌注桩验收规范 混凝土水下桩离析的处理措施

混凝土灌注桩验收规范 混凝土灌注桩验收标准:1.混凝土灌注桩指就地成孔并立即灌注混凝土制成的桩。按成桩工艺的不同分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夯扩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及人工挖。

混凝土灌注桩验收规范 混凝土水下桩离析的处理措施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⑴混凝土运输桩基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由商品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⑵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基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灌注桩验收规范 混凝土水下桩离析的处理措施

施工水下灌注桩时,若混凝土离析是否会造成断桩? 断桩与夹泥层 1、产生原因:⑴ 泥浆过稠,增加了浇注砼的阻力。如泥浆比重大且泥浆中含较大的泥块,因此,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导管堵塞、流动不畅等现象,有时甚至灌满导管还是不行,最后只好提拉导管上下串动,由于导管内储存大量砼,一旦流出其势甚猛,在砼流出导管后,即冲破泥浆最薄弱处急速返上,并将泥浆夹裹于桩内,造成夹泥层;⑵ 灌注砼过程中,因导管漏水或导管提漏(超出砼面)而二次下球灌注,也是造成夹泥层和断桩的原因。导管提漏有两种原因:a、当导管堵塞时,一般采用上下串动法,使混凝土强行流出,但如此时导管埋深很少,极易提漏。b、因泥浆过稠,如果估算或测砼面难,在测量导管埋深时,对砼浇注高度判断错误,而在卸管时多提,使导管提离砼面,也就产生提漏,引起断桩;⑶ 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砼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砼表面的沉淀物,造成砼灌注极为困难,造成堵管与导管拔不上来,引发断桩事故;⑷ 导管埋得太深,拔出时底部已接近初凝,导管拔上后砼不能及时冲填,造成泥浆填入。2、防治措施:⑴ 认真做好清孔,防止孔壁坍塌;⑵ 保证导管的密封性,以免泥浆进入导管使混凝土稀释离析。

混凝土灌注桩验收规范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原发布者:双子蓝心5混凝土灌注桩验收项2113目和质量检验标准表项|5261序|检查4102项目|允许偏差1653和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1|桩位|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2|孔深|Mm|+300|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测钻杆、套管长度,嵌岩应确保进行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3|桩体质量检验|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4|混凝土强度|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5|承载力|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1|垂直度|测套管和钻杆,或用超声波检测,于施工时吊垂球。2|桩径|井径仪或超声波检测,于作业时用钢尺量,人工挖孔桩不包括内衬厚度。3|泥浆相对密谋(黏土或砂性土中)|1.15-1.20|用比重计测,清孔后在距孔底以上50cm处取样|4|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M|0.5-1.0|目测|5|沉渣厚度:端承桩摩擦桩|Mm|≤50≤150|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6|砼坍落度:水下灌注干作业|MmMm|160-22070-100|

水下桩的混凝土要求

人工挖孔桩护壁搭接处怎么施工? 护壁施工时每根桩采用高度为1000mm和500mm组合钢模板各一套,分块拼装而成,拼装后模板上口直径为桩径,下口直径为桩径加150mm。砼护壁的设计厚度为上口200mm,下口150mm,。

#泥浆护壁#灌注桩#水下灌注混凝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