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情感态度《徐文长传》这篇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徐文长传主要讲了什么

2020-10-11知识11

徐文长传的赏析 徐渭(xú wèi)是一位奇人,袁宏道的《徐文长传》也可称为一篇奇文。徐文长是著名的诗人、戏曲家,又是第一流的画家、书法家,在文学史和美术史里,都有他崇高的地位。但是他一生遭遇波折。他在世时,虽然不算无名之辈,还几乎做出一番事业,但最终如这篇传记所说的,“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他死后,名字便渐渐为人忘了。袁宏道发现了他,为他刊布文集,并为之立传,使这位尘霾无闻的人物终于大显于世,进而扬名后代。一篇简短的传记,竟能重振一个被世遗忘的人物的声名,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小事。所以说,《徐文长传》称得上是奇文。这篇文章写得好,首先因为袁宏道把自己也写了进去,在传主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感情。袁宏道可称徐文长的真正知己。读者可以看到,传文一开头,就写出袁宏道与陶望龄阅读徐文长诗集《阙编》的惊喜欢跃情状:两人跳起来,灯影下一面读,一面叫,将已睡的僮仆都惊醒,恨与徐文长相识之晚。这种发自内心的欢喜钦佩之情,不能不叫人与作者同样受到感染。从表面上看,袁宏道在这篇传中突出写了徐文长的奇,其人奇,其事奇,他在传末总括一句说:“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传中用“奇”字的地方,达八九处之多:“奇其才”,“益奇之。

情感态度《徐文长传》这篇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徐文长传主要讲了什么

徐文长传 翻译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

情感态度《徐文长传》这篇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徐文长传主要讲了什么

徐文长传的作者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情感态度《徐文长传》这篇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徐文长传主要讲了什么

徐文长传知识点总结 徐文长传 袁宏道(一)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也可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994286.htm 实在找不到更详细的了,你可以试着找本参考书来看,那上面很全的

跪求《徐文长传》文言知识点 同音词:1,学习它,而不是一种乐趣?(“论语十”),说(悦):通“悦”,其乐融融。2,指导妇女知之乎?也是已知的。(“论语十”)女:通“汝”,你。知识:通过“智慧的”智能。3,扁鹊望桓侯而依然走。(扁鹊见蔡欢)):通过“旋转”旋转,转过身来。4,在肚子里,火齐诊所。(“扁鹊见蔡欢”)齐:通过“代理”。5,做紧的肉,只能吃剩的骨头。(“狼”)截至二:通过。6,他们的亡日期。(“乐羊子妻”)亡:通过“没有。智叟河曲亡。(“愚公移山”)亡:通过“没有。7,而不是拒绝,淡淡的和雍什么也不同。(“学习”)画面:通“的排斥。8,对镜贴花黄。火伴皆惊.忙。(“花木兰”)报价:通过“大棒”。火焰:通“的伙伴。9,无他,但手熟尔。(“买卖油翁”)首尔:通“耳”,相当于“没什么。10,渡,争渡,海鸥都吓了一跳。(“如梦令”赵)争:通“怎么样。11日,路转溪头突然。(“西江月”辛弃疾)通过。然而,前美国看.(“马说”),请参阅:通过“现在”。看到意外家园。(“为秋风所破小屋歌”),请参阅:通过。12,满坐无声,没有谁还敢哇。(“口技”)坐:通“座”。13,一天拉涌杨婉娟邑人叶。(“伤仲永”)扳手:通“攀登”,链条。

《徐文长传》为何只谈了徐渭的诗文而未言及戏曲创作

袁宏道《徐文长传》是怎样以“奇”立文 俗话说就是标新立异,有新鲜感俗话说就是标新立异,有新鲜感 俗话说就是标新立异,有新鲜感 因为他和别人的处事方式和情境态度不。

情感态度《徐文长传》这篇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从表面上看,袁宏道在这篇传中突出写了徐文长的奇,其人奇,其事奇,他在传末总括一句说:“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传中用“奇”字的地方,达八九处之多:“奇其才”,。

徐文长传的一些问题,急!! 1胡宗宪吩咐了所有考官,徐渭的卷子一定要判中,结果一个考官迟到了,胡宗宪忘记吩咐他,结果徐渭的卷子恰好就是这个考官改的,于是徐渭又落选了 2徐文长没有一处地方不。

#袁宏道#文学#徐文长传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