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表法”为什么叫十二铜表法? 古罗马时期民众强烈要求国家制定统一的法律,编订法典的工作由大法官克劳狄乌斯主持,首先编出十表。第二年又成立了新的十人委员会,续编二表。总计十二表。法典的内容虽然沿袭了传统的法律习惯,仍以保护贵族利益和私有制为主,但它毕竟有章可循,多少限制了贵族的横行不法行为,所以平民还是接受了它。不久,罗马人民异口同声地提出请求:“把法律公布于众!“把新法刻在石头上,让它永存于世!“把新法刻在铜板上,让它昭示天下!经过元老院表决,罗马政府决定,用12块铜板把这些法律刻上去。因为当时人们认为,铜是最坚硬耐久、又能把文字刻上去的东西。公元前450年的春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罗马广场上万人涌动,12块金光闪亮的铜表立在广场的一边,人们争相观看和阅读。
制定<<十二铜表法>>的时间 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
《十二铜表法》的作用是什么? 共和国初期罗马并无成文法,所谓的“法律”成了贵族压迫平民的手段。公元前462年,平民保民官特兰梯留提议编纂成文法典。公元前452至前 450年,以阿皮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