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世界文化遗产“通济渠商丘夏邑段”探秘

2020-07-21新闻12

夏邑运河隶属商丘运河段,汉代疏凿汴渠流经商丘。北宋时期,夏邑依靠汴河便利的水运,达到空前繁荣,前后沿用达1500年。千百年来,大运河的清波在“华夏祖地”上奔流巡游,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栗地儿女,给夏邑大地带来了富饶和滋养。隋堤迢递、汴河生香、济阳安澜,夏邑运河多个驳岸遗址被发掘,成为夏邑重要的历史遗迹。

济阳镇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大运河”中的一部分——通济渠商丘夏邑段遗址,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处。大运河通航后,过往商旅甚多。不少商旅沿河两岸停留,由此逐步形成集镇。因此地段位于运河北岸,以“水之北为阳”而得名“济阳”。唐初置济阳镇。6月18日,通济渠商丘夏邑段文化遗产展示馆负责人陈六兵介绍说。

当年发掘出的大堤内有清晰可见的密集的行人脚印、动物蹄印和车辙印痕。大堤表面发现有因干旱而形成的干裂纹,表明大堤废弃时天气干旱,为研究当时气候环境状况提供了宝贵资料。在南大堤外侧,发现不同时期筑建的护坡大堤。在南大堤内侧,还发现有建筑基槽和大面积分布的木桩遗迹,木桩断面年轮纹理清晰可见。专家初步考证认为,这是大运河护岸工程之“木龙杀水法”的建筑遗迹。

据考证,在夏邑段这短短30公里的范围内,因大运河而产生的村镇名就有十余处。夏邑县会亭镇关仓村,因置运河漕运的转运仓而得名。据当地传说,关仓原为“官仓”,后由于年深日久,官仓久废,被误为关仓。1985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村里发现了一个窖藏谷物的遗迹,发现碳化的谷子、大豆等粮食。关仓所处的位置,与史志和传说“官仓”的位置十分吻合。与关仓相邻的有个村庄名六里饭棚,传说六里饭棚是杨广修大运河时,修河劳工聚居在此吃饭休息的场所,因为从一个驿站到设饭棚处约六里,故俗称“六里饭棚”。

据统计,大运河夏邑段沿线,仅以“铺”命名的就有4个。在会亭以西5公里有十里铺;济阳东半公里有刘铺村,传为刘姓在此开设店铺,故名刘铺;济阳镇西的邓铺,据说是大运河通航后为过往商旅提供临时休息的处所。这三处地名与大运河沿线“十里置一铺”的传说相吻合。

济阳以东约2.5公里有田道口村,又名田家道口,传说本为大运河上的一个渡口,因田姓人家再次摆渡而得村名。这与夏邑北部黄河故道的司家道口、夏家道口由来相同。从田道口到济阳几公里的距离,有朱菜园、张菜园、戚菜园等村,都是当时运河边的几个菜园子。

奔流不息的大运河,终究还是没能比时间流淌得更久远。大运河通济渠早已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千年后的今天,一个个与运河有关的地名,如一道道优美的线条,勾勒着大运河的身躯。大运河,仍在用它一手缔造的村落彰显着自己的恢宏。

来源:夏栗

#楚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