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phi29 dna聚合酶 活性 TaqDNA聚合酶是什么酶?其作用是什么?

2020-10-11知识9

为什么有的dna聚合酶没有核酸外切酶活性 相同点:都能以DNA为模板,从5'向3'进行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的聚合反应。不同点1、作用底物不同。RNA聚合酶底物是NTP;DNA聚合酶底物是dNTP。2、RNA聚合酶作用不需要引物,而DNA聚合酶作用需要引物。3、RNA聚合酶本身具有一定的解旋功能,而DNA聚合酶没有,当需要解开双链的时候要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的帮助。4、RNA聚合酶只具有5‘到3’端的聚合酶活性,而DNA聚合酶不仅有5‘到3’端的聚合酶活性,还具有3‘到5’端的外切酶活性。保证DNA复制时候校对,所以复制的忠实性高于转录的。5、RNA聚合酶通常作用于转录过程;DNA聚合酶通常作用于DNA复制过程

真核dna聚合酶有没有核酸酶活性 真核DNA聚合酶有核酸酶活性,只有3'-5'外切酶活性.真核细胞有5种DNA聚合酶,分别为DNA聚合酶α(定位于胞核,参与复制引发,不具5'-3'外切酶活性),β(定位于核内,参与修复,不具5'-3'外切酶活性),γ(定位于线粒体,.

DNA聚合酶I有哪些活性? emphasis:role=italicE.coliemphasis:DNA聚合酶I为单链多肽,分子量109ku,有四种活性。(1)5′3′DNA聚合酶活性:反应底物为单链DNA及引物(带3′-OH基)或5′突出的双。

简述三种DNA聚合酶的作用特点和主要功能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是细胞复制DNA的重要作用酶。DNA聚合酶,以DNA为复制模板,从将DNA由5'端点开始复制到3'端的酶。DNA聚合酶的主要活性是催化DNA的合成(在具备模板、引物、dNTP等的情况下)及其相辅的活性。真核细胞有5种DNA聚合酶,分别为DNA聚合酶α(定位于胞核,参与复制引发具5-3外切酶活性),β(定位于核内,参与修复,具5-3外切酶活性),γ(定位于线粒体,参与线粒体复制具5-3和3-5外切活性),δ(定位核,参与复制,具有3-5和5-3外切活性),ε(定位于核,参与损伤修复,具有3-5和5-3外切活性)。原核细胞有3种DNA聚合酶,都与DNA链的延长有关。DNA聚合酶I是单链多肽,可催化单链或双链DNA 的延长;DNA聚合酶II则与低分子脱氧核苷酸链的延长有关;DNA聚合酶III在细胞中存在的数目不多,是促进DNA链延长的主要酶。功能[1]聚合作用:在引物RNA'-OH末端,以dNTP为底物,按模板DNA上的指令由DNApolⅠ逐个将核苷酸加上去,就是DNApolⅠ的聚合作用。酶的专一性主要表现为新进入的脱氧核苷酸必须与模板DNA配对时才有催化作用。dNTP进入结合位点后,可能使酶的构象发生变化,促进3'-OH与5'-PO4结合生成磷酸二酯键。若是错误的核苷酸进入结合。

DNA聚合酶有哪些活性?

TaqDNA聚合酶是什么酶?其作用是什么? TaqDNA聚合酶 Taq DNA聚合酶是从一种水生栖热菌(Thermusaquaticus)yT1株分离提取的.yT是 一种嗜热真菌,能在70~75℃生长.该菌是1969年从美国黄石国家森林公园火山温泉中分离的.该酶基因全长2496个碱基,编码832个氨基酸,酶蛋白分子为 94KDa.其比活性为200000单位/mg.75~80℃时每个酶分子每秒钟可延伸约150个核苷 酸,70℃延伸率大于60个核苷酸/秒,55℃时为24个核苷酸/秒.温度过高(90℃以上)或过低(22℃)都可影响Taq DNA聚合酶的活性,该酶虽然在90℃以上几乎无DNA合成,但确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CR循环的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在92.5℃、95℃、97.5℃时,PCR混合物中的Taq DNA聚合酶分别经130min,40min和5~6min后,仍可 保持50%的活性,实验表明.PCR反应时变性温度为95℃~20sec,50个循环后,Taq DNA聚合酶仍有65%的活性.Taq DNA聚合酶的热稳定性是该酶用于PCR反应的前提条 件,也是PCR反应能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原因.Taq DNA聚合酶还具有逆转录活性,其作用于类似逆转录酶.此活性温度一般为65~68℃,有Mn2+存在时,其逆转录活性 更高.TaqDNA聚合酶是Mg2+依赖性酶,该酶的催化活性对Mg2+浓度非常敏感.以活性程度 很低的鲑鱼精子DNA为模板,dNTP的浓度为0.7~0.8mmol/L时,用不同。

DNA聚合酶具备几种活性?用途是什么? [1]聚合作用:在引物RNA'-OH末端,以dNTP为底物,按模板DNA上的指令由DNApolⅠ逐个将核苷酸加上去,就是DNApolⅠ的聚合作用。酶的专一性主要表现为新进入的脱氧核苷酸必须与模板DNA配对时才有催化作用。dNTP进入结合位点后,可能使酶的构象发生变化,促进3'-OH与5'-PO4结合生成磷酸二酯键。若是错误的核苷酸进入结合位点,则不能与模板配对,无法改变酶的构象而被3'-5'外切酶活性位点所识别并切除之。[2]3'→5'外切酶活性─校对作用:这种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从3'→5'方向识别和切除不配对的DNA生长链末端的核苷酸。当反应体系中没有反应底物dNTP时,由于没有聚合作用而出现暂时的游离现象,从而被3'→5'外切酶活性所降解。如果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可以促进这种作用,这表明温度升高使DNA生长链3'末端与模板发生分离的机会更多,因而降解作用加强。当向反应体系加入dNTP,而且只加放与模板互补的上述核苷酸才会使这种外切酶活性受到抑制,并继续进行DNA的合成。由此推论,3'→5'外切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校对作用,当加入的核苷酸与模板不互补而游离时则被3'→5'外切酶切除,以便重新在这个位置上聚合对应的核苷酸。在某些T4噬菌体突变株中DNA复制的真实性降低,而易发生。

#dna酶#dna#dna复制#核苷酸#外切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