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墙村破“墙”记
——回访少数民族摘帽村系列报道?
■解放军报记者 王卫东 特约记者 李永飞 李振华
人在云中走,河在脚下流。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城一路向西,翻过十几座平均海拔1700多米的大山,记者一行来到三街镇土墙村。
崭新宽阔的水泥路面,整齐美观的节能路灯,一排排独具彝族特色的建筑……走进土墙村,一股民族风情与现代元素交融的气息扑面而来,记者不禁感慨:土墙村一点都不“土”。
见有军车驶过,村民热情挥手致意。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常往村里跑的火箭军某部干事罗婷感慨地说:“自从与村里结成帮扶对子,村民对我们越来越热情。”
土墙村是一个以彝族为主,苗族、汉族混居的村落。2016年,火箭军某部调研论证后得出结论:村民长期贫困的原因在于两堵“墙”,一是大山阻隔这堵有形的“山墙”,二是“等、靠、要”这堵看不见的“心墙”。
为打开通往外界的“山墙”、破除村民无形的“心墙”,火箭军某部针对性开展帮党建、帮修路、帮教育、帮医疗、帮产业等“十帮”活动。2018年底,土墙村顺利脱贫摘帽。
记者在村委会部队援建的“火箭军书苑”看到,不少村民正在看书。书苑有2000余册藏书,涉及政策法规、种植养殖、民族文化等多个门类。村民周正泽对记者说:“我常来这里看书,时间一长,懂的就多了。”周正泽虽然学历不高,但通过阅读,学到不少养殖知识,现在是村里的养殖能手,带动不少村民通过养殖脱贫致富。
漫步在整洁的村落内,一间“爱心超市”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超市管理人员介绍,货架上的物品是部队、政府和企业赠送的,村民在这里购物不花钱,而是用参与集体劳动获得的奖励积分来兑换。
“我现在懂了,部队牵头办这个超市,就是在引导我们转变观念,帮我们拔掉心里的‘懒穷根’。”村民李从凤正在兑换洗衣粉,50多岁的她在闲暇之余帮村里清扫卫生挣积分,每个月能兑换不少生活用品。
“破除了‘心墙’,劳动致富的劲头就上来了!”村党支部书记杨周美说,村里在部队的帮扶下发展特种经济作物种植,去年创收近200万元。
翻阅该部后续的帮扶计划,只见上面写着:种植枇杷100亩、为村卫生室添购医疗设备、援建村史馆……一项项计划正紧锣密鼓地推进。记者坚信,破“墙”后的土墙村,致富奔小康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
浏览相关视频 请扫描二维码
视频制作:胡湘雄
视频编辑:赵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