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复合肥氨化造粒工艺与氨酸造粒工艺有何区别?谢谢。 氨化反应器原理

2020-10-11知识16

关于AO脱氮工艺的问题? a/o 工艺又叫前置反硝化,就是先设计缺氧池后好氧池,污水在好氧池中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通过混合液内循环返回到缺氧池进行反硝化,是硝酸盐等转化为氮气排出,前置反硝化的有点就是不需要外加碳源,微生物就以.

复合肥氨化造粒工艺与氨酸造粒工艺有何区别?谢谢。 氨化反应器原理

怎样氨化玉米秸秆 在秸秆中加入一定量的氨水、无水氨、尿素等溶液进行处理,以提高秸秆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的方法,称为秸秆氨化。国内外大量试验表明,秸秆等粗饲料经尿素、液氨氨化以后,可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同时为瘤胃微生物提供所需的氮源。氨化处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成本低而简便易行的一种处理秸秆类饲料的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431343131方法,适用于广大农村养殖专业户。秸秆氨化处理后可以使秸秆有机物质消化率提高20%~30%,粗蛋白质含量由3%~4%提高到8%以上,采食量增加20%;氨化可以防止饲料霉变,还能杀死野草籽。氨化处理秸秆成本低,方法简便,容易推广,经济效益高。通常用尿素、氨水、碳酸氢氨或碳酸铵等作为氨源。这些化学物质中的氨离子可使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发生断裂,纤维素部分分解、膨胀,反刍家畜的瘤胃易于渗入,从而提高秸秆消化率。氨化处理的秸秆主要有稻草、麦秸、玉米秸、向日葵秆、油菜秆,高粱秆、马铃薯的茎秆等。最好是收获后及时处理,含水量以25%~35%为宜。含水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氨化效果,收获时秸秆含水量一般在10%~12%左右,氨化前要喷洒水,使秸秆充分吸水后,再进行氨化。氨化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氨化地点可分为地上堆垛氨化和。

复合肥氨化造粒工艺与氨酸造粒工艺有何区别?谢谢。 氨化反应器原理

饲料氨化是什么过程 氨化饲料一、秸秆氨化的原理进行氨化用的氨源有:氨水、无水氨或液氨、尿素、碳酸氢铵等.由于秸秆上存在脲酶的作用下,尿素水解产生氨,氨与秸秆中的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铵离子.氢氧根离子可使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的酯键断裂,打破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镶嵌结构,溶解半纤维素和一部分木质素及硅,使纤维素部分水解和膨胀,致使反刍家畜瘤胃中的胃液易于渗入,从而提高秸秆的消化率.铵离子吸附在秸秆上,增加了秸秆粗蛋白质含量.铵离子中的氮在瘤胃中合成菌体蛋白,可供家畜利用.秸秆氨化后变软,并能造成适宜瘤胃微生物活动的微碱性环境,因而提高了家畜对秸秆的采食量和利用率.二、氨化秸秆氨源的用量目前用于秸秆氨化的氨源,种类很多,各种药剂的使用量也不同.在氨化前,应根据氨化秸秆的数量,准备好足够的氨源.(一)尿 素可使用市场上销售的农用化肥尿素,其使用量为风干秸秆的2%~5%.尿素的加入方法是,先将尿素溶于少量的温水中,再将尿素溶液倒入用于调整秸秆含水量的多量水中.然后将尿素溶液均匀地喷洒到秸秆上.这样,既可使氨化作用均匀,又可避免因局部尿素含量偏高而造成家畜中毒.(二)氨 水氨水浓度各异,用量应根据氨和秸秆风干重的比例来确定,比例为3%~5%。.

复合肥氨化造粒工艺与氨酸造粒工艺有何区别?谢谢。 氨化反应器原理

什么是喷浆造粒和氨化造粒 喷浆造粒:是把2113料浆(混合物、溶液与溶质)中的水分(能汽化5261的液体总称),通过喷射到4102一设备1653中,用加热、抽压的方法,使料浆中的水份汽化并分离后,留存的不会气化(在一定条件下)的固体形成粒状的过程称喷浆造粒。如磷铵颗粒肥料的最终制造工序。氨化造粒:氨化造粒复合肥是采用氨化、二次脱氯造粒生产工艺,原理是将氯化钾与硫酸加入反应槽加热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逸出的HCL气体经水吸收后可制得一定浓度的盐酸,生成的硫酸氢钾与稀磷酸混合后形成混酸。将该混酸与合成氨按比例在管式反应器反应,生成复肥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中生成氮、磷、钾一定比例的硫基复合肥。具有造粒均匀、色泽光亮、质量稳定、养分足、易溶解和被作物吸收等特点,特别是作种肥对种子相对安全。适宜各类土壤和小麦、玉米、瓜果、花生、蔬菜、豆类、花卉、果树等多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适用于基肥、种肥、追肥、种肥、冲施。

秸秆怎样氨化 (1)堆垛法。在地2113平面上,将秸秆堆成长方5261形垛,用塑料薄膜覆盖,4102注入氨源进行氨化1653。这种方法投资较少,适于大量制作;堆放与取用秸秆时方便,适于我国南方周年采用和北方气温较高的月份采用。缺点是塑料薄膜容易破损,使氨气逸出,影响氨化效果。(2)窖池法。充分利用气温较高的季节,氨化速度快的有利条件,南方多用池、北方多用窖制作氨化饲料,以便冬季利用。砖混窖池可长期使用,堆填秸秆较方便;饲料不受虫鼠的为害,也不受水、火等灾害的威胁和泥土的污染;仅封顶时需塑料薄膜,薄膜用量也较少,是中小规模饲养户理想的氨化法。(3)氨化炉法。在密闭保温的容器内,通过外界能源加热,使秸秆快速氨化。利用氨化炉氨化秸秆,不受气候和季节限制,一般可保证24小时氨化一炉。(4)氨化袋法。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饲养草食家畜较少的农户,可利用塑料袋进行秸秆氨化。此法灵活方便,不需要特殊设备。缺点是氨化秸秆数量少,成本相对较高;塑料袋易破损,需经常检查粘补。

饲料氨化是什么过程 氨化饲料是指利用氨源(液氨、尿素、碳酸氢铵等)化学处理的粗饲料,是提高粗饲料利用效率的方法之一。1.使用氨化粗饲料喂牛的好处①氨化处理后的粗饲料柔软,适口性好,因此提高了牛的采食量;②氨化处理后的粗饲料消化率提高了,由氨源的氮转变为粗饲料的氮,因此氨化处理后粗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③牛采食氨化处理后的粗饲料,牛尿液中氮量稍有增加,提高了牛粪尿中的含氮量;④氨化处理粗饲料方法简便,易推广应用,成本低,效益较好;⑤氨化处理能够防止粗饲料的霉坏。2.氨化处理粗饲料的制作方法(1)氨源准备氨化处理粗饲料的氨源有液氨、尿素、碳酸氢铵、人畜尿液等。(2)粗饲料准备①地上整垛氨化:根据塑料膜罩的大小将整株秸秆打捆堆积成垛或整株秸秆散堆成垛,垛堆底层垫砖、石块或木棍,以利通风;用塑料膜罩或塑料薄膜将秸秆垛封闭严实不透气;②地下池窖粉碎氨化:将秸秆粉碎成长度为0.5~2.0厘米。(3)操作方法1)整株秸秆氨源之一:液氨处理法。将无水液氨钢瓶置于磅秤上称重记录其重量,估算秸秆重量,按秸秆重量的3%计算液氨用量,把秤砣固定在所需位置。把导管插入秸秆垛,启动阀门液氨流出,液氨重量到达秤砣固定位置时关闭。

什么是氨化造粒的复合肥 氨化造粒复合肥是采用氨化、二次脱氯造粒生产工艺。原理是将氯化钾与硫酸加入反应槽加热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逸出的HCL气体经水吸收后可制得一来定浓度的盐酸,生成的自硫酸氢钾与稀磷酸混合后形成混酸。将该混酸与合成氨按比例在管式反应器反应,生成复肥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中生成氮、磷、钾一定比例的硫基复合肥。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百优点。扩展资料复合肥的缺点:1、养分的比例固定,难以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需要。2、各种养分在土壤中运动速率各不相同,被保持和流失的程度不同,因而在施用时间度、施肥位置等很难满足施肥技术上的要求。优点:1、营养元素。复合肥的养分总量一般比较高,营养元素种类较多,一次知施用复合肥,至少同时可供应作物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2、物理性状好。复合肥一般多道制成颗粒,吸湿性小,不易结块,便于贮存和施用,特别便于机械化施肥。参考资料来源:—氨化造粒参考资料来源:—复合肥

复合肥氨化造粒工艺与氨酸造粒工艺有何区别?谢谢。 氨化是添加气氨和水,使混合原料处于弱碱性,提高造粒活性;氨酸反应是为了提高造粒温度,也可调整养分含量,促进造粒。氨酸是氨和酸在造粒机的料层里发生反应,利用硫酸和。

秸秆如何进行氨化处理? 氨化处理秸秆从原理上讲是通过碱化与氨相遇时,其有机物就与氨发生氨解反应,破坏木质素与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链间的酯键结合,并形成铵盐,铵盐则成为牛羊瘤胃内。

丙烯氨氧化法制取丙烯腈的反应原理 反应原理1.主、副反应主反应:CH=CH-CH3+NH3+O2→CH2=CH-CN + 3H2O丙烯、氨、氧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除生成丙烯腈外,尚有多种副产物生成。副反应:CH2=CHCH3+3NH3+3O2→3HCN+6H2O氢氰酸的生成量约占丙烯腈质量的1/6。CH2=CHCH3+NH3+O2→CH3CN + 3H2O乙腈的生成量约占丙烯腈质量的1/7。CH2=CHCH3+O2→CH2=CHCHO+H2O丙烯醛的生成量约占丙烯腈质量的1/100CH2=CHCH3+O2→3CO2+3H2O二氧化碳的生成量约占丙烯腈质量的1/4,它是产量最大的副产物。上述副反应都是强放热反应,尤其是深度氧化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副产物的生成,必然降低目的产物的收率。这不仅浪费了原料,而且使产物组成复杂化,给分离和精制带来困难,并影响产品质量。为了减少副反应,提高目的产物收率,除考虑工艺流程合理和设备强化外,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催化剂,所采用的催化剂必须使主反应具有较低活化能,这样可以使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使热力学上更有利的深度氧化等副反应,在动力学上受到抑制。2.催化剂工业上用于丙烯氨氧化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复合酸的盐类(钼系),如磷钼酸铋、磷钨酸铋等;另一类是重金属的氧化物或是几种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锑系),例如Sb。

#农业#秸秆#复合肥#氨化作用#复合肥设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