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电塔村防汛队员:风雨中守护万家灯火

2020-07-21新闻16

7月16日,沌口街电塔村16名队员已经连续防汛值守了12个昼夜了。以天为被,地为床,蚊为伴,蛇为敌,成了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老有所为 发挥党员余热

“昨天28.77,今天28.47,水深降低了,但是我们肯定不能放松,不低于27.3,防守力量不可能撤退。必须时刻注意.....”

▲ 防汛队员巡堤

“虽然跟汉南那些村比,沌口还算是相对平稳的,但是这不代表可以掉以轻心,96年和98年是沌口比较大的两场汛情。那时候,还没有现在的堤坝,只是很简单的一个土堤坝。当浪来了的时候,我们都用身躯筑成大堤,以血肉之身护着百姓的安宁......”

一个精干硬朗的老人,正给几个年轻人讲述他经历的那些防汛往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自己的经验,过往的实事,以及区里编制的防汛册子里的“四必须”、“六注意”、“五部位”、“五到”、“三应当”等口诀。千叮咛万嘱咐,饱含着对年轻一代的期盼;一心想着把年轻人带出来,有更多的人守护堤坝,自己才安心。

这位老人叫刘传啟,今年已经69岁,是拥有35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前是电塔村党支部书记。这次汛情,他像往年那样带头上了堤,当有人问及家人是否担心时,老书记坚定给出另一个答案:“防汛是人人有责的事儿,我是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他为电塔村村民操劳了一辈子,退休后更是离岗不离心。从村(公司)发展、股民收入提高、征地拆迁、还建房安置,再到对电塔村未来发展的设想,他都全心股入,唯愿电塔村越来越好。

▲ 刘传啟(右)搬运生活物资

党员带头,老中青齐上阵,老带新共同守护家园,老书记一直以身作则,传承着团结一致,共同防汛的精神。

退役军人续写英雄本色

桌案前的左汉松队员正在专心写着当天的值班日志。晚上七点到早上七点,在电塔村负责的450米大堤,他们要每小时走一次,仔仔细细查看,巡查堤岸内外坡、堤身堤角堤顶,并仔细记录各处的具体情况,交接明细清楚完整。

▲ 左汉松写值班日志

电塔村的集装箱空间十分狭小,里面摆着6张高低床,堆满矿泉水和方便面。门口旁边的白色大桶里面装的是洗漱的水,城管队每2小时送来一次,大桶盖子上面都是死去的蚊子。守堤的日子非常艰苦,但他苦中作乐,“特殊时期哪里有那么多讲究,有吃的有喝的就不错了。”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着周围的每个人。“现在还稍微好一点,我们还能洗漱,有了空调,这个集装箱还装了门帘。”

“大家都是这样的,我自己真没有啥特别的。”忙完的左汉松一脸憨笑。他是一名退役军人,践行着“若有战,招必回”的铮铮誓言,续写着军人的本色。从去年的军运会开始,他就开始连轴转。拆迁,他积极主动做居民工作,一时没想通的,或者算不好账的,他都把利弊分析得清清楚楚,推动签约的进程;防疫,他在疫情严重的时刻,没有和家人商量,就在区两大医院投入了战斗,协调、劝导、转运、信息上报、区域核实、转运疑似人员到隔离点、方舱医院;防汛,他在7月5日提前送集装箱上堤,而后就跟其他同事一起,开始了扎实的坚守。难事险事,一样也没落下。所做工作,所有任务,都随守护居民需要而转变。

“这种沟要挖浅一点,挖宽一点,往地势低的地方引,这样太阳一晒,蒸发的就很快了。”他指着内堤下成片树林中的沟渠,建议采取挖渠道方式疏导下雨导致的积水。

▲ 防汛队员挖沟渠排涝

“如果没有毒的蛇我们就放生了,有毒的就必须打死,前几天,还有别村的同事被咬了,就用医护包紧急救治!然后送去了医院。”他双手张开比划着那条蛇的长短,宛如捕蛇老手一般。

“我递交了入党申请,目前是预备党员。虽然不是正式的,但是守护居民的心是一样的。其他7个还是群众,做起事来,真的很棒”,是啊,守护居民,没有什么党员非党员之分!

父子接力守堤坝

“这是我上堤的第四年了。”说起防汛工作,他言语不多。刘文武,35岁,电塔村党支部委员。

▲ 刘文武搬沙包

这次防汛,他跟58岁的父亲刘传秋一起上堤,父子俩演绎着现代版的上阵父子兵的防汛故事。刘传秋也是电塔村的老党员,有段时间村里管理不善,电费每年亏损,老书记请刘传秋回村管电,与村里签合同承包居民用电管理。刘传秋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赢得村民信任。

刘传秋经常以身传教,教导孩子,要俯下身子,真心为村民做好事,做实事。巡堤时,父子俩很专业,对于管涌、流砂等堤坝危险的应对方式都早已铭记于心,结合区防汛手册,高效科学的进行拉网排查。

其实不止汛期,即便日常工作,刘文武也牢记父亲的教诲。信访、财务、党建、拆迁.....等等事关电塔村的工作,这十年他都做了一个遍。为解决村民矛盾,他时常到村民家中调解,大费口舌,待结束回家后就不想再多说一句话了;地铁16号线征地拆迁期间,繁杂的数据、表格的汇总、资料的复印,让他应接不暇,他就把妻子叫过来了义务帮忙。

疫情期间,他和无数逆行者一样,也是长达91天的不休抗疫,“疫情一事好转,以为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但是他还是到堤上去了。”妻子王佑平既无奈又心疼,但也深知那是他应该做的。

他每次出门即便是一双全新干净的鞋子,回家也全都是泥巴。“脚上粘泥土多少,就是我今天巡堤质量的高低”,刘文武每次都理直气壮的说这句话,王佑平就只能耐心帮他刷到干净,以这种方式默默地支持他的工作。

其实不管在防疫战场上,还是防汛的堤坝上,都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像电塔村队员挺身而出的凡人。

(通讯员:李楠)

编 辑:喻勇波

设 计:张宇瑄

审 校:饶 迅

黄 慧

#新冠肺炎_社会#拆迁#退役军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