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是唐朝哪个皇帝派去取经的? 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梵语tri^n。i pit。aka^ni,巴利语 ti^n。i pit。aka^ni。又作。
有情众生种的善根要经历多久,才能善根圆满能得解脱,【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有论到【或经一劫。或经百劫】? 1.善根有三种。一顺福分。二顺解脱分。三顺决择分。顺福分善根者。谓种生人生天种子。生人种子者。生天种…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二分八品的基本结构 《集论》全文约一千五百颂,分为五集。‘相集’第一,这属于一论的基本法相部分,所以也称为‘本事’。其中区分解释蕴处界三类法、相摄、相应、成就四大段。首段以九门详细解释蕴等诸法的体性,这就是︰(1)蕴等所有种类,(2)只有这些种类的原由,(3)蕴法别名‘取蕴’的意义,(4)蕴等相状,(5)建立蕴等的理由,(6)蕴等前后次第的所以,(7)蕴等的名义,(8)经中对蕴等所说譬喻的意义,(9)以实有假有等六十门广分别。在最后诸门分别中又每门都以法门的意义、种类以及用此门观察之所为,这三层来作分别。诸门分别原是‘数法’的中心部分,所以本论在这方面显示出大乘特别的精神。小乘阿毗达磨论里所有诸门分别只为了成立法体的实在,而在本论则门门都显示舍离‘法有自性’的执着,而归趋于法空。第二大段从诸法体性相同的方面说其相摄的关系,这有‘相’等十一种摄,熟习了这些就可以在观察境界时易于得到略集思的效用。第三大段从诸法体性不同的方面说其相应的关系,这有‘不相离’等六种相应。相应的意义特别显著于各种心法的统一上面,因而熟习了它就易于了解‘相应依据心法并无实我’的道理。第四大段从诸法在相续中有增有减的方面说其‘成就’的意义,这有‘种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