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都是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染色是提高标本观察效果的关键措施吗

2020-10-11知识6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1、重视书写,首先利用好写字课,认真练字。其次,各科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书写提出严格的要求。再是各科增加卷面分。2、重视诵读。利用预备中10分钟时间,有语文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诵读。好多同学读书不愿出声,更不愿放声,这样不好。因为用普通话正确的朗读,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颠倒,不破句,语气自然流畅,抑扬顿挫,富于表情,这不仅是一种美感的享受,而且比默读更能增强记忆和感知的效果。另外,朗读是多种感觉器官参与的活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爱憎感情,准确把握作品的谋篇布局,还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提高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3、要求学生勤翻字典、词典,积累词汇。做词语用法的题目时,就翻《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不要局限在要查的那个词上,最好能把前后的词都看一下,既能通过比较加深印象,又能同时学到不少新词。4、引导学生读课外书。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成绩亦有很大好处。引导学生看书时,尽量动笔写一下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方面。引导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用工具书认字,同时教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

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都是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染色是提高标本观察效果的关键措施吗

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都是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染色是提高标本显微观察效果的关键措施:由于活体的微生物个体的颜色在显微镜下差别很小,同时所观察样本中所含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个体微小,形态千差万别。每一种的组织结构、内含物质复杂多变,相互间交织贯穿在一起。如果不加染色显然是很难在显微镜的视野中把它们相互区别出来。正是因为这样,由于标本内部的微生物种类、形态、组织结构、物质大分子的成分染色剂的化学反应(着色)各有不同。通过染色,它们之间就会形成各自不同的颜色梯度,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对比度。这样便有利于在显微镜下把它们的个体形态、着色差别、内含物、组织结构区分出来。所以大多数的标本都需要染色才能更好地在显微镜进行下观察。染色是制作永久标本的必须步骤和措施:在制作永久保存标本时,必须对标本进行固定和染色,通过固定和染色才能把标本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层次永久固定下来,使之得以长久保存不分解变质。不是所有的观察标本都需要染色:染色的标本虽然能够增加标本的色度和色差,但在固定、染色过程中由于化学作用的缘故,也会使一些内部物质的形态和分子结构发生变性而失真,从而影响观察的真实性。再者,一些活体观察是不需要或不能使用染色剂的。

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都是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染色是提高标本观察效果的关键措施吗

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都是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如果要观察的是一些透明的结构的话,可能就需要染色了。有些物质也需染色,例如DNA和RNA分别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脂肪用苏丹三或苏丹四染色,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线粒体可以被健那绿染色,是活性染剂。

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都是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染色是提高标本观察效果的关键措施吗

显微镜的使用

鞭毛染色的方法及原理的详细说明 鞭毛染色2113原理鞭毛是细菌的运动“5261器官”,在普通光4102学显微镜的分辨力限1653度以外,故需要用特殊的鞭毛染色法,才能看到。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的运动性,也可以初步判断细菌是否有鞭毛。通常使用压滴法或悬滴法观察细菌的运动性。观察时,要适当减弱光线,增加反差,如果光线很强,细菌和周围的液体就难以辨别。鞭毛染色是借媒染剂和染色剂的沉淀作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如单宁酸或明矾钾)处理,让它沉积在鞭毛上,使鞭毛直径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如碱性复红、硝酸银、结晶紫)。常用的媒染剂由丹宁酸和氯化高铁或钾明矾等配制而成。目前,细菌鞭毛染色方法根据染色剂的不同,可分为碱性复红法、副品红法、结晶紫法、维多利亚蓝B法、镀银染色法和荧光蛋白染色法6类,前5类方法的媒染剂成分中均含有单宁酸。鞭毛染色方法1.碱性复红法和副品红法:1926年由Gray首创,其媒染液成分包括20%丹宁酸水溶液2.0ml,硫酸钾铝饱和水溶液5ml,饱和氯化汞水溶液2ml,3%碱性复红乙醇(95%)溶液0.4ml,临用前混合,且需过滤后方可使用。染片时,媒染剂染色约6min,具体时间尚需在试验中摸索确定,染色液是抗酸染色Ziehl-Neelsen石碳酸复红染液,染片时需要1小片吸水。

#显微镜#标本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