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发而皆中节 谓之

2020-10-11知识13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者,天 你首先要明白这短话的意思就是说,人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放在心里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了,而又都合乎天道,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大道理.只有中、和了,天地各守自己的位置,那万.

如何理解朱子对《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注? 郑注孔疏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言喜怒哀乐缘事而生,未发之时,澹然虚静,心无所虑而当于理,…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哪首诗? 出自春秋战国子思《中庸》。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译文: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这句古话体现的是中庸和适中的意思,我们常说“过犹不及,不能走极端”就是上面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对立双方里面,不能走极端,而要找到中庸之道,这就是找到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扩展资料:1,创作背景《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礼记》。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是指遵守规矩,喜怒哀乐之未发也就是对自我的情绪、主观认识的控制和约束;和,是指平衡,稳定,和谐,是不过度,发而皆中节就是指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而行止有道有节。关键是这个“节”字。中庸的庸,是指“常”或者“用”。中庸的道理,一是不逾越规矩,二是不过度。致中和,并不是趋向平庸,平庸是指自我的放弃、不思考、不努力,而是指经过充分思考后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中庸,指的是中道,不偏不依,是一种自我觉察的方法,既不过分贪婪,也不过分拘谨,该做的就做,能做的就做,知道进退,知道取舍,而不是任意妄为。这就是中庸之道的意义。矛盾的特殊性和统一性可以说指对事物应该通过对规律的约束和把握而后达到个性的最大发挥的和谐平衡状态。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出自《中庸》。原文节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译文: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扩展资料《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