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三国志,魏书,王肃转.翻译 三国志?王肃传原文及翻译

2020-10-11知识23

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原文翻译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马登红遇字季直2113性质讷而好学.原文翻译一、原5261文:遇字季直,性4102质讷①而好学。兴平②中,关中扰乱,与1653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③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节选自《三国志·王肃传·注引》【注释】①讷nè:言语迟钝;口齿笨拙②兴平:汉献帝年号。③稆lǚ:野生稻。二、翻译: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奔到朋友段煨将军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钱,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

三国志,魏书,王肃转.翻译 三国志?王肃传原文及翻译

(选自《三国志·魏书·王肃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遇:指董遇,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②训注 1.治:研究或:有的人2.书读了许多遍以后,它的意思就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了。3.示例一:读书须勤奋,要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示例二:读书要反复深入研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义。(意对即可)

三国志,魏书,王肃转.翻译 三国志?王肃传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的译文 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肃辞义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音韵雅畅,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于是图南之规转锐。器重礼遇日有加焉,亲贵旧臣莫能间也。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曰:“朕知卿等至,不获相见,卿何为而来?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是以国储九年,以御九年之变。臣又闻至于八月不雨,然后君不举膳。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蒸民未阙一餐,陛下辍膳三日,臣庶惶惶,无复情地。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道谢前王,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是夜澍雨大降。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

三国志,魏书,王肃转.翻译 三国志?王肃传原文及翻译

医古文《三国志 魏志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华佗2113,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5261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4102珪举孝廉1653,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已死矣。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人云“在左”,于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县吏尹世苦四支烦,口中乾,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死。即作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气已绝于内,当啼泣而绝。果如佗言。府吏儿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