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鸟鸣山更幽的鸟给人的感觉 “禅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什么意思

2020-10-11知识5

请教各位,类似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还有哪些古诗词巧用了貌似反意的词汇来营造传神的意境?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诗中的两句。全诗写诗人游若耶溪看到的美好景致,产生厌倦尘世喧嚣,感叹仕途艰难而欲归隐的思想感情。“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诗中写景的最精彩的句子。以“蝉噪”突出“林静”,以“鸟鸣”突出“山幽”,这种用动烘托静的手法把诗的意境提升到新的高度。类似的诗句应该很多,我只想到两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还不知能否回答上面的问题。谢谢!

鸟鸣山更幽的鸟给人的感觉 “禅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什么意思

鸟蝉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句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出处】:王2113籍《入若耶溪》:“艅艎何5261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4102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1653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赏析】:本诗因泛舟若耶溪而触动归思之情.“蝉噪”两句,千年以下传为绝唱.众蝉噪林,应是喧嚣;鸟声在耳,清晰可闻.诗句似觉荒唐.但仔细回味,静而无声,反不觉其静,众蝉的单一噪声,反映衬出环境之静.下句给人的感觉与上句同.这正是诗的独到之处.《颜氏家训?文章》说:“王籍《入若耶溪》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江南以为文外断绝,物无异议.”《诗?小雅?车攻》有“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句,《毛传》曰:“言不喧哗也.”明明是“萧萧马鸣”,反说这是说“不喧哗”,这和“蝉噪”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是这个意思.

鸟鸣山更幽的鸟给人的感觉 “禅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什么意思

\ 出自南朝梁·王籍《入2113若邪溪》〔今5261译〕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4102静;鸟鸣1653声声,山中更觉幽深。〔赏析〕动与静在生活中是相对立的,但在艺术作品中有时却相辅相成。这里是远离尘世、人迹罕至之地,对厌烦了尘世纷扰的人来说,显然有着无比的幽静。但是,山林如果真的沉寂无声,那只会使人觉得死气沉沉。而这两句写山林之幽静,却不失大自然生动活泼的情趣。因而,当时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据载,梁简文帝、梁元帝曾反复讽咏此联,认为不可复得。宋人王安石也爱此诗,但却有意做了反而文章,说是“一鸟不鸣山更幽”,真是见仁见智。〔原作〕舱舶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轴,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远游。

鸟鸣山更幽的鸟给人的感觉 “禅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什么意思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烘托还是衬托? 这是对烘托,衬托的解释烘托:一是泛指陪衬,使主色调明显突出。一是指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